楊仕坤看著錢大人的背影,神色有點一言難盡,這錢大人還真好哄。
既決定正式進入官場,能不得罪人就儘量不要得罪人,人的嫉妒心往往是不可控的,有時候比黨爭還可怕,陸川自然是要儘量避免。
陸川出了翰林院後,很快王允知也告了假出來,兩人在附近找了一個飯館坐下吃飯,順便聊天。
王允知美滋滋地吃著濃香辛辣的香辣排骨,邊吃邊感嘆:「這翰林院的飯菜真不是人吃的,天天吃,人都吃瘦了。」
他以前還疑惑,為什麼六部的官員,大部分到了中年後都會發福,而翰林院就沒幾個發福的官員。
等自己進了翰林院,吃兩頓翰林院食堂的飯菜,就知道是為什麼了,怪不得人家說翰林院是清貴之地呢。
陸川笑道:「好吃就多吃點。」
王允知又夾了一筷子辣椒炒肉:「聽說戶部食堂的飯菜不錯,你就有口福了。」
朝廷六部中,吏部的地位最高,戶部最有錢。雖然戶部尚書天天哭窮,但至少戶部的食堂很不錯。
撥的經費不少,食材豐富,招的廚子手藝也好,不少其他部的官員都羨慕戶部的人。
陸川笑笑不說話,對於他們來說,口腹之慾已不是太重要。
一頓湯足飯飽後,王允知讓人把殘羹撤下去,小二又上了一壺清茶,才開始進入正題。
「之前我爹說要把你帶在身邊培養你都不樂意,說就想在翰林院裡當個清閒客,怎麼出了一趟差回來,就成戶部主事了?」
陸川苦笑:「世事無常,鍾閣老親自派人來招攬,拒絕不得。」
王允知驚訝:「你這是投靠鍾閣老了?」
陸川點頭:「沒錯。」
王允知定定看了陸川一會兒,才開口道:「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也就不多說什麼。鍾閣老一派的官員還算正派,是朝中為數不多干實事的,你跟著他也好。」
雖然都知道黨派之爭危害甚大,可一旦入了局,便是想停也停不下。
初入官場的新科進士,只要是對官途有野望的,基本都會選擇一方加入。
中立是不可能的,只有聖上看重的肱股之臣才能夠選擇中立。
比如王允知他爹,在清貴的翰林院待著,卻是聖上的心腹,任何黨派之爭都不會輕易惹上他。
小官選擇中立,只會被邊緣化,和陸川之前一樣。
陸川的新官職是戶部的金部主事,主要負責庫藏、市舶司、鑄錢、茶稅鹽稅等稅種徵收。
陸川這個職位主要負責商科事務,主管商事,各個地方的商稅徵收。
如今大安的主要稅收是田稅和人口稅並收,商稅在一國稅收中並不起眼,商稅稅率低,能收上來的商稅太少了。
連帶著掌管商稅的主事也不受歡迎,因為沒什麼油水可撈。雖然都說戶部是個香餑餑,人人都想進,但戶部裡面的職位也有高下之分。
不過總歸是升職了,陸川在家中設宴,請了幾個好友來家中慶祝一番。
陸川出京辦差後,蘇幕幾人就沒聚過了。
唐政和工部的人一起研究能用水力帶動的織布機,天天窩在工部里,最近好像有了突破。
蘇幕自從進了白楓書院教書,簡直如魚得水,不用再聽那些他覺得枯燥無聊的四書五經,書院裡還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每天上完課,就和書院的幾個夫子談論詩詞,過得好不快意。
要不是蘇夫人從中說和,蘇大人默認允許他去教書,他估計還不想回家呢。
至於席東,在蘇幕離開國子監後,他一個人待著無聊,又想到陸川給他的建議,猶豫了幾天,還真去莊子上研究怎麼種地去了。
把昌盛伯氣得不行,不過冷靜下來後,發現兒子還真在莊子上老老實實的,也就同意了,反正不出去亂搞就成。
因為婦聯的成立,謝寧和蘇幕唐政的夫人接觸頗多,如今關係還不錯。
今天宴請的都是熟悉的人,大家一點兒都不拘謹。
席東說:「今年朝廷不是讓百姓們種土豆嗎?我家莊子上也買了種子去種,我分了四塊試驗田,不同條件種出來的土豆果然不一樣,等我研究透了,把產量提上去,說不定陛下也能給我封個官噹噹!」
蘇幕說:「說到土豆,今年不少百姓種了土豆,白楓書院的山腳下有不少小攤販支了個攤子賣土豆,什麼炸薯片、炸薯條、煎土豆絲餅、烤土豆都有,我和幾個書院的夫子一起去買過,味道還不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