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窮秀才和他的侯門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知州大人什麼來頭?竟然和宮中內侍關係這麼好,不會是什麼大人物吧?」

丁同知突然瞪了周判官一眼,語氣很不好道:「這本官怎麼知道!計劃有變,讓底下的人暫時停手,等那些內侍走了再說。」

周判官一縮脖子,狗腿地說:「還是丁大人有先見之明,我馬上去。」

接著周判官像是找到了藉口,飛快地離開,省得丁同知把火發在他身上。

等避開了人,秦公公才向陸川賠罪:「還請陸大人見諒,陛下不是故意壓大人的功績,只是考慮到大人才到臨安府沒多久,輕易升官調動會影響大人的計劃。」

「不過大人研究出防治天花的法子,救治一縣百姓的功績太大,也不好不賞,便賞賜了謝東家。」

陸川點頭表示理解:「公公不必多說,在下省得,陛下此行正合在下之意,改變商稅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聖上賞賜寧哥兒,我高興還來不及,而且在救治玉山縣百姓的過程中,寧哥兒做的並不少。」

要正經論功,陸川是第一功臣,謝寧就是第二功臣。防疫過程中,新聞宣傳尤為重要。

秦公公觀察了陸川的神色,沒發現有什麼不滿之色,滿意地點了點頭,不愧是聖上和鍾閣老都看重的人才,心性果然和旁人不同。

秦公公此行來臨安府,除了給陸川的封賞外,還有另外的任務。

謝寧出京前,要在臨安府辦雲南地方報紙,是向聖上請示過的,秦公公需要了解雲南報社的進展。

此外,還需要對陸川治理地方的能力進行考察,所以會在臨安府暫留一段時間。

陸川直接把秦公公一行人安排進府衙後院居住,後院地方大,還有不少地方沒有啟用。

一個月前收到謝母來信後,陸川就找人把那些沒有修繕清理的院子都整理出來,一部分給謝母送來的人住,一部分給來封賞的內侍居住。

秦公公對此很滿意,和謝寧簡單說了幾句話後,就帶著謝寧贈送的幾期雲南周報去了安排他住的院子。

接下來的幾天,秦公公每天都會來和謝寧閒聊一會兒,然後在陸川的帶領下,了解臨安府的情況。

丁同知看著兩人關係融洽地出行,恨得牙痒痒。這內侍對陸川態度友善,他想巴結一下,卻對他不假辭色。

對比太鮮明,他想不恨都不行。

陸川弄出來的梯田,已經上報給朝廷了,秦公公也有所耳聞,只是沒有親眼見識過,多少有幾分好奇。

所以陸川主要是帶秦公公去看百姓開墾出來的梯田,由於是冬日,梯田還沒開始種植,仍然給了秦公公很大的震撼。

秦公公的身份不同尋常,交給別人招待身份又太低,陸川自己又沒有孩子,只能他自己出馬。

哪怕他再不放心謝寧自己留在府中,也不得不按下心中的擔憂,興致勃勃地陪秦公公出門。

秦公公對梯田念念不忘,一連幾天都纏著陸川和馮師傅詢問梯田的原理。

不是所有的山坡地質條件都是一樣,開墾梯田也要因地制宜,大體可以五種類型,分別是反坡梯田、坡式梯田、水平梯田、複式埂坎梯田和隔坡梯田。

秦公公對此很感興趣,每天要了解一種梯田類型是如何形成的,好回去向聖上解說。

這天秦公公和陸川準備出門,卻聽到了府衙前面傳來擊鼓的聲音,鼓聲響徹雲霄,半個府城的人都能聽到,他們在後院,更是聽得清清楚楚。

顯然不是普通的小鼓,而是府衙大門前的登聞鼓在作響。

整個府衙上下的官員臉色都變了,丁同知更是找來周判官,狠狠訓斥了他。

「蠢貨!不是跟你說了,這段時間暫時先停手,怎麼還有人搞事?」

周判官慌張否認:「不是下官,下官已經讓他們停手了,不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動手的。」

好巧不巧,今天正好是臘月二十九,距離除夕還有一天,府城裡的百姓,趕著除夕前的最後一天,紛紛上街買貨遊玩。

登聞鼓一響,瞬間吸引了街上無數百姓,八卦欲比較強烈的百姓,已經開始往府城的方向涌去。

本來隨著聖上封印,地方官員也可以跟著休息,但只要登聞鼓響起,不管知州是否封印了,都必須開印開堂。

所以陸川只能重新換上官服,前往公堂。秦公公對這樁突如其來的案件很感興趣,也跟著一起到公堂上去。

陸川給秦公公搬了一張椅子,坐在公堂下面,非常適合看熱鬧。

丁同知和周判官也換了官服來到府衙,請求要上公堂旁觀,陸川應允了,給他們在秦公公對面搬了兩張椅子。

等所有人都安置好位置,公堂外面已經圍了好幾圈看熱鬧的百姓,正翹首等待是什麼事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