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幾年外放的歷練,不管是劉揚還是木橙,都一改當初在京城時社恐木訥模樣,已經是能獨當一面的人了。
木橙和謝寧關係還不錯,對謝寧辦報紙和開設婦聯很敬佩,經常給謝寧寫信請教,致力於用自己的身份幫助當地的百姓。
這次來到杭州,木橙率先聯繫了杭州當地的江南報,和江南報合作,儘量安撫百姓的恐慌,讓百姓們的生活儘快回歸正常。
劉揚則及時向朝廷申請賑災物資,合理分配朝廷發下來的賑災物資,讓百姓能夠度過天災。
劉揚看了一眼自己的統計數據,皺著眉說道:「大概還能支撐全城百姓半個月,若是朝廷的物資還不到,這杭州城恐怕會生亂。」
木橙不明所以:「前幾天不是收到回信,說賑災物資已經出京了,算算日子,這兩天也應該到了吧?」
劉揚搖頭:「如今運河已經冰封住了,賑災隊伍只能走陸路,到處都是下雪結冰的路,他們恐怕也不好走。」
「所以我才下令讓百姓們趕緊疏通往京城的官道,希望賑災隊伍能在彈盡糧絕之前到杭州吧。」
由於近年來大安各地災害不斷,在陸川的提議下,朝廷組建了專門的災害救援司,一旦確認哪個地方發生了災害,朝廷能儘快進行救災,不用在朝堂上討論再三,免得平白耽誤了時間。
陸川作為戶部尚書,管理著整個國庫,又是災害救援司的提議者,理所當然成了這個部門的司長。
身兼數職的陸川表示,他一開始只是想當一個鹹魚,怎麼現在倒成了個勞模了?
最後實在忙不過來,陸川向聖上請辭了太子少師一職,聖上本來還有點不樂意,畢竟這麼好用又有才能的老師,在這朝堂上難找。
陸川可不管那麼多,聖上不准,他就天天請辭,直到聖上不耐煩為止。
他反正是不要在忙公務的同時,還得熬夜寫教案,然後再熬夜改太子的課業。
聖上被陸川煩得不行,只好准了他的請辭,結果還沒等陸川高興一會兒,聖上又把太子殿下塞到了戶部來歷練。
得了,少了個師生名分,該教的還是得教。
災害救援司除了調撥賑災物資外,還需要調撥賑災人員。
在京城附近駐守的北大營和南大營的士兵,終於能派上用場了。他們除了抵禦外敵保家衛國外,還可以搶險救災,鎮壓百姓,嚴防自然災害下百姓生亂。
天氣一年比一年冷,戎人的生活也不好過,即便大安開通了互市,讓戎人不至於餓死,但嚴寒的環境,還是讓人不好過。
戎人對大安的覬覦之心越發濃重,北疆防禦急需加強,在這樣的情況下,謝博被聖上調去了北疆鎮守。
謝博騰了位置出來,謝明就被調到了南大營去,負責各項賑災事宜。
從京城前往杭州的官道上,幾百個穿著士兵服飾的人在拿著工具在撬冰或捶冰,後面跟著一輛輛馬車。
由於北疆開通了互市,很多戎人用馬匹換取糧食,大安境內的馬匹數量多了不少,光是這一趟出京賑災,就拉了幾百輛馬車。
謝明作為主事人,在馬車上坐不住,也拿了個錘子去砸冰。
正砸得起勁,親兵走了過來。
「大人,這段路預計還要半個時辰就能開通。」
謝明點點頭:「好!大傢伙兒加把勁兒,爭取今晚能走到下一個驛站!」
旁邊撬冰的士兵應和:「好!」
這段路是山路,一邊靠山,另一邊是好幾米深的荒地,路面已經結冰了,一旦馬匹打滑,很容易就會車毀馬傷。
所以謝明他們需要把這段路的冰撬開,才能繼續上路。
他們這一路,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大家都習慣了。
就是容易耽誤行程,只希望江南那邊能撐得住。謝明帶人押送的不僅僅是杭州一個府的賑災物資,還包括了江南所有受災地方的物資,他們不得不慎重。
杭州府衙里,劉揚再次看著僅剩不多的庫存,心裡焦急得不行。
木橙也跟著愁眉苦臉,他愁道:「這些物資只夠撐三天了,若是三天後,我們拿不出東西來跟他們換,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劉揚抬頭紋都出來了,可見這一年來他心裡的壓力有多大。
他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慰木橙:「應該也快到了,實在不行,我們就用銀子付帳。」
木橙抬眼:「這能行嗎?現在百姓們只想要糧食和煤炭,這錢在他們手裡,也花不出去啊!」
劉揚想想也是,經過洪澇,然後又是旱災,接著便是雪災,整個江南的商業已經停滯了,只能倚靠朝廷的救援,便是有錢也沒地可花。
劉揚沉吟半晌,終於下了決心,他說道:「你在這裡撐著,我帶人往京城的方向去迎一迎,若是看到賑災隊伍,就派人回來通知你!」
木橙應下:「行,若是三天後還沒消息,我就聯合江南報的記者,儘量再拖三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