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它的射擊精度十分高,可以說是「十有八九」,可以射落飛鳥,故名鳥銃。
不過鳥銃裝填火藥十分緩慢,每發射一次,要經過一系列繁雜的動作。
——裝藥、搗實、裝鉛子、搗實鉛子、開火門、**、閉火門等。
不過好在精準度高,而且射程遠,於是在明軍中迅速推廣。
宋應星《天工開物》、戚繼光《紀效新書》中都中有對於鳥銃製作的詳細記載。
到了崇禎時期,明軍中至少也有十萬支了。
不過不得不說,這種輕型鳥銃,也就配3錢火藥,遠距離是很難破甲的,應付不了建奴的重假步兵。
而當時歐洲的重火繩槍,彈丸普遍能夠達到四五十克,幾乎可以搞定任何重甲。
就是太重了,不方便徒手操作,得用支架輔助射擊。
明朝後期,也引進了這種重火繩槍斑鳩腳銃。
不過裝備仿製量少,沒有大量推廣。
張宛被各種銃閃的眼花繚亂。
她是分不清這些銃的區別,她就知道火繩槍、燧發槍、滑膛槍。
看鳥銃這裝填火藥的模式,就知道是火繩槍了。
「這不是火繩槍?」
「不是,這是燧發槍。」
第24章 此子歹毒 大號廢了,再養個小號吧……
趙鳴那邊,他的冶金大業已經初見成效。
但他也不可能用煉出來的鐵把乾清宮包裹起來,還是得有些防身的工具才是。
火繩槍,射程、射速、準頭都不行。
滑膛槍,自然是厲害,原子彈更厲害呢。
是他不想搞麼,是他搞不出來啊。
「燧發槍,是鐵匠鋪能加工出來的槍械上限。」
簡單來說,就是手搓的上限。
燧石:大自然有,不需要人工合成冶煉。
火藥:好辦。
鉛彈:好辦。
槍托:這木工誰不會啊,再過百來年,朱由校可是其中高手,朱家一定有這個基因。
槍管:鍛鐵,反正現在趙鳴已經在幹這個了。捲成筒,外面再這麼來一層。筒打好以後鑽磨內膛,灌熱水試漏。
滑膛槍就不行了,工業革命之前搞不起來。
光一個撞針就有夠麻煩的了。
就算趙鳴身邊有這個時代最厲害的工匠,也沒戲。
**雷酸汞,更是要靠成熟的化學工藝來製造。
「陛下。」李廣推薦,「這是白道長,最是……」
「會做**嗎?」
白道長:「啥?」
「**啊,Hg(CNO)2」
白道長:???
「**都不會,弄走弄走。」
紫禁城不養閒人。
總而言之,工業革命之前,燧發槍是最好的選擇。
每天趙鳴都在罵自己的系統太過於廢柴,只知道吃喝玩樂,連個車床都沒有。
他喜滋滋說:「看看我的成品。」
「這是……給我防身用的?」
「應該用不到它吧。」
趙鳴很難想像,張宛需要用這東西防身。
這個用來殺人還差不多。
張宛也覺得這個用來防身太不靠譜了,因為他足有一米多長,光是拿出來就挺費勁的。
扛起來也是個體力活。
對面如果抄刀,她這邊姿勢還沒擺好,就已經被砍成七八十塊了。
「就沒有手槍,左輪那一種。」
趙鳴說:「左輪別想了,火銃倒是比較短,這個更適合嚇人。」
說著給了她一柄火銃。
張宛接過來,皺眉說:「不會炸膛吧。」
別到時候沒弄死別人,先把自己給炸死了。
「不好說。」
這槍管都是手工的,也就那麼回事吧。
炸膛家常便飯,不足為奇。
張宛:???
她倚欄站在船上,吹著風。
看著趙小照他們在滿船亂跑、嘻嘻哈哈。
這小子倒是沒心沒肺,無憂無慮的很。
陸先生見他挑了最大的房間,有心要教他「孝道」。
「百善孝為先,小少爺,最好的房間應該先讓父母居住才是。」
「可是,是我媽媽讓我先挑的。」
「那正是夫人給少爺機會,讓您體現孝道。」
趙小照撇嘴:「媽媽生了我,當然要給我最好的,不然她生我做什麼。」
陸先生;……簡直倒反天罡……
張宛聽著簡直要笑,果然是養兒防老,這可不就活不到老了麼,年紀輕輕就得給直接氣死。
陸先生氣沖沖地吃著燒雞,看著岸邊的景色,苦口婆心地對張宛說了一大堆。
何嫂子聽的迷糊,小聲問:「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張宛說:「大概就是說,這個廢了,再生一個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