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楊慎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
不僅詩詞、散曲、散文、雜劇無一不精,儒學、經學、書法、繪畫也都有大成。
那多學一門數學,應該也就是輕而易舉的事吧。
《幾何原本》第1卷 講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三角形邊和角的大小關係,平行線理論,三角形和多角形面積相等的條件。第2卷 講如何把三角形變成面積相等的正方形。第3卷 講圓。第4卷 討論內接和外切多邊形。第6卷 講相似多邊形理論。第五、七、八、九、十卷講述比例和算術的理論,最後講述立體幾何。
反正中學課程里的初等幾何都齊全了。
天才搞定初等幾何,一定就是分分鐘的事。
之所以只給楊慎前兩卷,當然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啦。
楊慎默默念道:「是書也,以當百家之用,庶幾有羲、和、般、墨其人乎,猶其小者;有大用於此,將以習人之靈才,令細而確也。」
他心中沒來由的震撼起來。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雖然排在最後,自然也是要學天文曆法和數學知識的。
不過,大家都是實用主義者。
畢竟科舉不考這些,屬於副科,也都不重要了,射和御也是如此。
漢唐有《算經十書》,是隋唐時代國子監算學科的教科書。
可惜到了大明,這十部算經已經幾乎失傳了。
——余以為小用、大用,實在其人。如鄧林伐材,棟樑榱桷,恣所取之耳。顧惟先生之學,略有三種: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窮理;物理之一端,別為象數。一一皆精實典要,洞無可疑。其分解擘析,亦能使人無疑。而余乃亟傅其小者,趨欲先其易信,使人繹其文,想見其意理,而知先生之學可信不疑,大概如是,則是書之為用更大矣。
楊慎還沒有翻開書中的內容。
但僅僅這一篇序,就遠遠不是一般的眼界和見識。
自然,畢竟徐光啟在崇禎一朝也做到了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不過,都崇禎朝了,也是大廈將傾,學什麼都救不了大明了。
現在還是有機會的。
*
眾所周知,大明,兩京一十三省都在XXX的肩上扛著。
自永樂後,大明一直都是兩京。
順天府是北京,應天府是南京。
雖然朱棣遷都之後,皇帝是不太回應天了。
不過朱高熾、朱瞻基當太子的時候,都有在應天實習的經歷。
所以,作為本朝太子,趙小照來應天也很正常。
南北風俗不同,相比紫禁城的威嚴大氣,南京更多了幾分……半壁江山的氣質。
「媽媽,我想出去玩。」
趙小照很識相,知道他媽不樂意和他一起出去,就說,「讓許哥哥帶我們去唄。」
自從那日許呈把小照從湖裡給撈了起來,他對許呈更是崇敬。
畢竟,許呈確實救了他好幾次了。
「許哥哥,你教我游泳吧。」
「什麼?!」
許呈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眼下已近臘月,去湖裡游泳那不是找死麼。
他身強力壯,別說在南京了,就算在北京,冬天也時常游泳,這也是強身健體的好法子。
不過,他游是他游,他可不敢帶這小少爺尋死。
何況,少爺你究竟想游什麼湖?
「就那個……」
趙小照指著遠處一大片的水域。
許呈呵呵,果然是玄武湖,也叫後湖。
少爺,你還真敢想。
這可是皇家重地,不是你嬉戲玩鬧的地方。
不過,許呈轉念一想。
這母子二人不好說不好說,身份反正是很神秘的。
說不定,他倆可以在玄武湖划水而不被人弄死呢。
他是京城人士,見多了有權有勢的人。
真正的權勢,根本超出你的想像。
這家人,連國舅爺張家都不怕,背景怕是硬的能嚇死你。
趙小照才不知道他想了這麼多,絮絮叨叨說:「我爸爸教了我一次,然後就不教了。」
「這麼冷的天,不行不行。」許呈敷衍說,「明年,等到了明年夏天再說了。」
到時候再說吧。
第31章 火燒黃冊庫上 她和趙小照、一定有一個……
何嫂子問:「夫人,咱們今年就留在這裡過年?」
看樣子是八九不離十了。
畢竟都快臘月了,就算現在立刻啟程,回北京也得至少一個月,怎麼著過年也在路上。
張宛點頭:「就在這邊,也挺好的。」
雖然說留著趙鳴一個人在北京,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他那麼大的房子住著,那麼多人伺候著,成天舞刀弄槍,他孤單個屁呀。
現在,他忙事業忙的熱火朝天的很呢。
「今年我們就在這邊了,等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啟程北上。」
照她的意思,最好再往南走,或者沿江西下也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