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趙小照脫口而出:「趙富貴。」

不愧是20後啊,起名字也這麼個性,返璞歸真了。

還非得戴上自家的姓,果然是有皇位要繼承的。

「行吧,貓就叫這個。」張宛趕緊說,「貓的名字給你起了,妹妹的你就別染指了。」

她可不能容忍,自家閨女叫建國、發財、掙大錢什麼的。

趙富貴:……滾開,不准抱……

豹房的第一波小主人,是趙富貴、紅薯、玉米,還有馬鈴薯。

後面三個是趙鳴起的。

「大橘是紅薯,玉米是小黃,馬鈴薯是土黃的。」

本來馬鈴薯是叫土豆來著,擔心趙富貴覺得——「怎麼就自己名字三個字,是不是針對我」

趙富貴:……你們針對我還不夠明顯麼,還要從字數上區分……

「什麼是紅薯?」

「就是咱們田裡種的那個。」

「那不是番薯麼。」

「番,都是進口。」趙鳴擼了把紅薯的腦袋,「這是中華田園貓,不起這洋名兒。」

到了秋日,田裡的番薯也豐收了。

期間有隔壁的農戶瞧著奇怪,也帶回去一些自己種植,頗有收成。

宮中如今很少大宴賓客了,這次算是難得。

「陛下您真是體恤百姓啊。」

「有這個意思,但主要不是這個原因。」趙鳴指了指自己,「我是個i人。」

深居簡出的i人皇帝,十分符合臣子們「垂拱而治」的要求。

嘉靖、萬曆都是i人。

朱厚照確實是個異類,居然是個e人。

「皇后有喜,也是宮中的大喜。」趙鳴說,「朕要大賞。」

於是,當日在長安街上支起二十個大鐵爐子,全烤的紅薯。

但凡走過路過的,都可以來領一個。

「這麼甜,這麼好吃!」

「這叫什麼?」

「秋天的第一個烤紅薯。」

朝中大臣自然不必去街上排隊吃烤紅薯。

可以在宮裡一邊喝著茶,一邊交頭接耳。

趙鳴笑眯眯說:「這紅薯是朕種的,皇后親自烤的,諸位愛卿都嘗一嘗。」

大明什麼都多,槓精尤其多。

李東陽:陛下,之前真是錯怪您了……

——原來您根本沒有沉迷於煉丹修仙,而是以民為本,勤於耕種……各個方面的耕種……

「諸位覺得這紅薯如何?」

「甜糯可口,可以充飢,只是不知道這番薯產量如何?」

「一畝能夠產個七八百斤吧。」

現代常規種植下,春薯一般畝產3500公斤,夏薯畝產2500公斤。

高產情況下,畝產量可達到萬斤。

自然在古代不可能得到這麼高的產量,但也比同期的小麥產量要高許多。

在座的文臣武將雖然大多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但多少還是有那麼幾個熟悉一些農事。

大家都有些不敢相信,七八百斤還這麼好吃,不太可能吧。

這麼好的東西,怎麼他們以前沒發現?

「陛下,這紅薯看上去不是本土作物,不知是從哪裡過來的?」

「南洋。」

南洋,那麼遠,怎麼出現在京城的。

「有一天,朕做夢、夢到南洋有此種作物,又好吃又好種。結果一覺醒來,你們猜在朕的煉丹爐子發現了什麼——」

趙鳴拉長了聲調,「烤紅薯——」

大臣:……陛下,您當我是們是傻的嗎……

趙鳴哈哈笑了兩聲:「哎呀,跟你們開玩笑的啦。」

——誰跟你開玩笑啊,大家在說正經事好不好?

「反正,你們也別管是怎麼來的,能吃就行,好吃就行了。」

酒過三巡,趙鳴開口:「朕突然有個想法——」

大臣:……不想聽,不想聽……

「乾脆今年你們的祿米全部換成紅薯好了。」

啥,那我們的祿米呢?就這麼消失了麼?

「都送給老百姓吃唄。」

紅薯固然好吃,但一斤紅薯三斤屎、回頭一看還不止。

吃多了反酸,所以不能完全主糧化,得摻著別的糧食一起煮。

發給官員就太好了,誰信他們天天吃這啊。

私下裡還不是魚蝦鮑肚、吃的流油。

反而是普通人,古代吃飽都難,有的吃就不錯。

明末要不是大規模的災荒,說不定還能再挺一挺。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紅薯那點子缺點、還算是問題嗎?

至於祿米,那是明朝官員的工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