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趙小照卻問:「太監是什麼?」

「太監就是去了勢的……」

本來, 何嬸子只是想隨便敷衍小孩子一下。

可是突然就想到, 東廠那可都是心狠手辣的人, 六親不認的。

而這「去勢」都是要挑小娃娃的, 越小越好,大了就不成了。

他們說,如今那重回京城、風光無限的汪督公, 就是兩廣那邊送過來的, 三五歲的就給咔嚓了。

再看看小照……

該不會,老爺是想把小照給那啥了送進宮裡?!

某種程度上,這何嘗不是一種前途不愁呢。

不用苦巴巴科舉、這就能當官兒了, 還是天子近臣。

趙小照眨巴眨巴眼睛,感覺思路更加混亂了。

他媽這兩天挺忙,讓他就待在家裡,不要去找她了。

幸好陽光不錯,他們幾個跑完步,讀完早課, 就抱著各自的咪咪躺在院子裡曬太陽。

這要讓張宛看見了,一定嫉妒的給他們找個班上上。

「小照,你有了弟弟妹妹,會不會以後不和我們玩了?」

「怎麼可能,那兩個小東西有什麼好玩的,無趣的很。」

比起那兩個新鮮出爐的、還只會咿咿呀呀的小娃娃。

還是張翼、張爾、張杉他們仨個算是趙小照的鐵兄弟。

他們還桃園四結義來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張翼張爾年紀大一些,個頭也比趙小照高半個頭。

但張杉無論身形個頭,就和小照一模一樣了,遠遠看活像一對雙胞胎。

趙小照突然湊過去,扯住張杉說:「三哥哥,咱們玩個遊戲。」

*

許呈揣著一兜橘子來上班了。

如今,雖然他在錦衣衛青雲直上,職位越來越高。

但他主要的工作,那還是盯著趙小照,他們的太子殿下。

「如今我里外都忙。」張宛說,「小照也大了,正是招貓逗狗的年紀,務必給他盯住了。」

尤其是這段時間,皇帝南下,太子這個大備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有十八個人專門負責貼身盯梢趙小照,四個小時一個班,每個班三個人。

錦衣衛和東廠也都安排了人隨時支援。

許呈自己手上還有對講機,和張宛聯繫也方便。

他掰著橘子問:「情況如何?」

「太子上午踢球累了,如今在屋裡睡覺呢,一直沒出門。」

許呈皺眉,一直不出門?那是不可能的。

剛才那一班不出門,那過會兒肯定要出去浪一浪了。

雖說高升是好事,但這些時日他著實覺得累了。

實在是他這人當下屬當慣了,不習慣當領導。

當領導真是煩夠了,需要考慮的事太多,細枝末節、密密麻麻。

他這人又好說話,沒什麼威嚴,和大家都嘻嘻哈哈的。

慈不掌兵,心軟的人也當不了領導。

「等時機合適,求陛下一個恩典。」

下次京營邊軍互換,讓他去大同宣府前線。

他也不必當什麼將軍,就當個衝鋒陷陣的前軍好了。

他真的就只是想馳騁沙場。

同僚還笑他:「你當打仗是過家家,那是要死人的好不好。」

如今這北元是被太宗太祖削的不輕,好些年都緩不過元氣來。

可這些年也時不時劫掠邊地。

成化年間、汪直不就跟王越在北境幾場大戰、打的他們好幾年沒出來麼。

「伺候好了陛下和太子,日後自有你榮華富貴,想瞎了心思打什麼仗,你以為皇帝還會御駕親征?」

土木堡之後,「御駕親征」這四個字那在大明君臣心中都成了屏蔽詞。

提不得,真的提不得。

而許呈是民籍,也無法從軍。

當年,太祖設立衛所制度,劃出一部分人為軍,分配在各衛所,專負保衛邊疆和鎮壓地方的責任。

在戶口中,軍籍和民籍、匠籍分開。

軍籍屬於都督府,民籍屬於戶部,匠籍屬於工部,都是良民。

所有軍籍世襲,一朝當兵、終生為伍,父死子替、世代沿襲。

戚繼光的登州衛指揮僉事,就是世襲的。

不過,就算是軍籍,倒是不必所有子孫都當兵。

有一個當兵就可以了,其他子嗣還是可以讀書考科舉的。

明朝進士中,軍籍的比例一直不低。

內閣首輔張居正、夏言都是軍籍出身,但就算他們中了進士,還是軍籍。

非得做到兵部尚書,才可以脫了這戶籍。

不過朱元璋雖然把後面的事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恨不得連家裡兩百年後生的貓貓狗狗,都分配好了幾隻公的、幾隻母的。

可明中葉以後,衛軍廢弛,還是不得已募民為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