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趙鳴:行吧,成交。

然後每個月初一、十五兩次。

「陛下,一個月只兩次早朝,這如何能……」

趙鳴冷笑:「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重大的事情不開會。」

幾百個人參加的會,那都是屁。

明朝中期的大臣其實是比較散漫的。

皇帝比較好說話,這時期的內閣吏部也比較好

說話,曠工那就不叫個事兒。

再說,大明又沒有釘釘,也沒有考勤,還沒有OA,工作郵箱、微信統統沒有。

也不知道他們一天到晚在幹些什麼。

「一定是在摸魚。」

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

張宛趙鳴也是太仁慈了,就是不忍心用當年別人壓榨他們的套路來對待這幫人。

第一次上完早朝回來,趙小照整個人都不好了。

「媽媽,我想回去,就當不知道我是太子行不行?」

就當沒有發生這件事,行不?

張宛斜眼:「不後悔?」

趙小照眼神堅定:「絕對不後悔。」

「你不是想要很多很多的錢,做富二代嘛。」

「可……」趙小照嘟囔,「這和我想的不一樣啊。」

有錢賺、還得有命花才行。

每個月兩次來這一回,我受不了。

不行不行,我還是回去吧,讓妹妹來幹這個好了。

「你妹妹幹不了。」

「弟弟呢?」

「他也不行。」

「為什麼?因為他們太小了嗎?那過幾年就可以了。」

「不可以,因為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你想當這個太子,卻不承擔義務,想得還挺美。」

趙小照臉色發白,完了完了,掉坑裡了。

太子殿下第一次參與早朝,大臣們歡欣鼓舞,紛紛要來看看熱鬧。

今天參加早朝的人數達到了新高,里里外外都占了個滿。

後面的人當然瞧不見太子殿下,全當瞧個熱鬧了。

下朝之後,李東陽來求見太子。

見了趙小照,咱們李閣老可把他誇了一個天上有地下無。

其實在弘治朝的時候,李東陽倒不是特別受重用。

朱佑雖然喜歡自己老婆活潑刁蠻,但並不中意這樣的臣子,他看中的臣子多是一板一眼的。

但朱厚照登基後,倒是十分給李東陽面子。

不光因為李東陽是他的老師,也因為兩個人性格相投。

說起來,李東陽也是軍籍出身。

他出生於湖廣茶陵,家族世代為行伍,入京師戍守,所以他在京城長大,屬於金吾左衛籍。

作為大明第一文正,大明朝文正的牌面,咱們李大人相當會做人。

夸完趙小照之後又表示——太子這年紀正應該好好讀書、天天向上,總之還是出閣讀書那些子事了。

張宛坐在後面,本想說:「此事陛下早有吩咐,等他從南京回來之後再議。」

但轉念一想,決定讓小照自己應對。

趙小照問:「讀什麼書呢?」

「自然是儒家經典和史書。」

儒家經典主要就是四書五經。史書大致有《資治通鑑》《春秋本末》《貞觀政要》等等。

二十三史太長了,大致了解即可,不必通讀。

不過咱們趙小照可厲害了,他爹媽可以找來《明史》給他看看。

「讀這些書做什麼?」

「當然是為了治理天下。」

「誰教我讀這些書。」

「會從翰林院中挑選合適的人。」

李東陽立刻介紹身邊的人——翰林檢討楊廷和

趙小照立刻說:「你不就是——」

張宛立刻咳嗽了兩聲,他沒說下去,心裡想:你不就是楊慎他爹麼。

大明從來不缺少神童,李東陽是,楊慎是,楊廷和也是。

你說,這老楊家的祖墳怎麼一直冒青煙呢。

楊廷和少年成名,十二歲的舉人,十九歲的進士。

他爹楊春也是成化年間的進士,他弟弟也是進士,他們一家那是貨真價實的一門七進士。

趙小照才不想選老師來管他呢。

他是想楊慎來陪他玩。

結果,楊慎回四川老家了,這好幾年還沒回來。

得不到兒子,得到他爹也算是聊以慰藉。

李東陽介紹了一下楊廷和的履歷,趙小照點點頭,表示會會考慮一下。

——是給楊慎面子哦,不是給你面子。<="<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