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凡上過兩天班,看別人怎麼折騰你的,你就知道如何折騰別人了。

「來,跟我讀——」

翰林院的先生教四書五經,但教不了外語。

趙小照一個字母一個字母讀:「K——P——I,什麼意思?」

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

小照看著密密麻麻的字:「媽,你要用這個去應付他們?」

大明沒有考核嗎?

不,快有了。

幾十年後,張居正就會帶著他《考成法》閃亮登場,讓萬曆朝的臣子享受一下KPI的待遇。

月有考,歲有稽,嚴綜核,奏實效。

可惜在沒有電沒有網沒有手機的大明,也只能到這個份上了,只能月考,沒法日報了。

趙小照不明覺厲,興奮地問:「那什麼時候開始?」

他一定要好好圍觀。

「不急。」

張居正這樣的人物,搞改革都要脫掉半層皮,而且人亡政息,雖然短期內整頓了吏治,到底還是沒能延續下去。

她現在說要這麼幹,就算強行推行,也不好辦。

「先試點一下吧。」

試試水,看看反應。

她找來司禮監一把手蕭敬。

「本宮見宮內外的太監多有懈怠不法的,需要嚴加管理。」

此時的蕭敬還沒有察覺到不妙。

他是宮中的老好人了,不輕易得罪人,也沒什麼堅定的立場。

後面他甚至和寧王朱宸濠都有些暗地的交往,不過武宗見他年紀大了,沒和他一般計較而已。

因此,他當然說會回去好好管,卻沒具體說要怎麼管,也沒真的想管。

張宛想,幸虧朱棣讓宮中的太監識字。

不然要都是文盲,看不懂考核表,也不好辦。

明朝的太監遍布各地,不識字,也沒法子替宮裡辦差事。

就先從這些識字的來,太監中識字的,也都是中高層了。

何鼎也被喊來了,他反正一向不怕得罪人,這事他干最合適了。

「按照名錄,將每人的事務造三個文簿,說明何時開辦,何時完成,完成後註銷。欺隱拖拉者參奏,劣者淘汰,賢者提拔。」

既然大明宦官是正經差事,那就得正經著辦。

大幾萬人呢,不可人浮於事。

張宛伸出三根手指:「再強調一下,考成的三要素是什麼,業績、效率、發展。」

太監:業績?幹這一行能有什麼業績?

宦官和文官,向來是死對頭。

像張居正和馮保這種配合默契的,那真得皇帝年紀小才行。

皇帝一長成、一親政,你倆全都要完。

不過,看著這內監的考成辦法,連吏部考功司的人都覺得——「是不是太狠了?」

這還讓不讓人摸魚了?

如何摸魚?渾水摸魚。

水至清則無魚了。

「聽說,這都是皇后一條一條擬出來的。」

當然,張宛也不知道具體哪個部門的太監要幹些什麼工作,所以先讓他們自己擬了來。

內廷二十四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

擬的多,要乾的工作就多。

擬的少,需要的人就少。

你要說沒有?那你都沒有工作,還要你幹啥,滾蛋!

張宛早就看四司不滿了。

惜薪司、掌薪炭。

鐘鼓司、掌出朝鐘鼓,及內樂、傳奇、過錦、打稻諸雜戲。

混堂司、掌沐浴。

更無語的是——寶鈔司,不是管銀行管錢,是管草紙?

可不是麼,大明寶鈔那不就等同於草紙麼。

就這四司,各需要一個掌印太監?好傢夥,這活兒可真好干啊。

張宛說:「把他們合併成一個司。」

「那……掌印太監是……」

「就讓他們四個,競爭上崗唄。」

——我可不是要裁誰啊。

果然,人甚至無法共情以前的自己。

考功司的郎中嘖嘖:「皇后真是奇才啊。」

作為六部之首,吏部下設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清吏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

文選司、考功司的郎中,堪稱是大明油水最豐厚的職位之一了。

誰要青雲一下,那不得先……是吧。

當然,朝中無人莫做官,這是最最緊要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