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當時大學士李賢專門出題考他,程敏政應對自如,提筆就馬上寫下答案。

天順六年,程敏政順天府鄉試中解元。

成化二年,舉一甲二名榜眼進士及第,年僅二十歲,為同榜三百五十餘人中最年輕的。

對了,他還娶了大學士李賢的女兒李瑩為妻。

可謂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這都五十好幾了,卻栽了這麼個大跟頭。

他和李東陽一直交好。

自然、咱們李閣老滿朝文武就沒有不交好的,就是後面劉瑾掌權,和他也處的不差。

於情於理,這回李東陽都得撈兄弟一把。

華昶上疏的時候,榜單都出來了。

李東陽立刻封存查看,請示陛下延期放榜。

這一查,發現唐寅和徐經都在高中的名單之中。

但萬幸的是,好在這兩個的卷子都不是程敏政點的。

於是,李東陽立刻找了皇帝。

「陛下,為了平息事端,延遲放榜不宜太久,還是先將唐徐二人剔除榜單,先早日放榜才是。」

不然這些舉子日日在京等著放榜,無事可干,天天吃八卦,簡直是……

而且退一步說,舉子來自全國各地,像徐經這樣的巨富也是極少數。

他們來一趟京城不容易,住這幾個月也不容易。

若是一日不放榜,他們就要在京城吃住一日,這也著實是囊中羞澀啊。

趙鳴同意了,並且再三表示自己一定是站程敏政的。

畢竟,程敏政也是他在東宮的老師啊。

李東陽懸著的心也算是放下了,覺得自己有信心把此事處理好。

果然,放榜出來,會元是廣東的倫文敘。

接下來的殿試,皇帝也無心給他們重新排序,又點了倫文敘為狀元。

在大明,廣東縱然不是不毛之地,也是邊陲,又是文化的荒漠。

大明朝到現在一百多年了,狀元里一個廣東人都沒有。

上一個廣東狀元,還是南宋時候的事兒呢。

這倫文敘幼時家貧,父親務過農、做過傭工,後以撐渡船為生,一家大小僅堪溫飽。

倫文敘好不容易讀了幾年私塾,後又綴學,但一邊賣菜餬口,一面鑽研經典。

後來是被巡按御史賞識,才選入太學。

不然,從廣東到京城路途遙遙,只怕他根本沒錢來參加會試。

張宛笑了笑:「要不怎麼說,李閣老也是和稀泥的一把好手呢。」

倫文敘這貧下中農的出身、這兩廣的籍貫……

你說不是專門挑出來堵悠悠之口的,她可不信。

避開浙直,畢竟此事的所有當事人都是南直隸和浙江的。

避開有錢的,徐經要是沒錢,也沒這些破事。

避開官二代,這風口浪尖,省的又有人拿此事做文章。

點倫文敘做狀元,正是昭告天下——我大明的科舉是只論才學、絕對不看出身的。

除此之外,坊間還傳出留言。

說唐寅和徐經,本來就不在高中的名單之中。

既然本就不在,那受賄賣題更加是無稽之談了。

大家都是清清白白的很。

不過你想想就明白了。

如果不在,那直接放榜就可,為何還要延遲放榜呢?

且唐寅這個南直隸的解元,他竟然不能高中,怎麼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呢。

照李東陽的想法,回頭各大五十大板,此事就揭過不提了。

連《弘治雜報》,都不聊這件事了。

卻沒想到,這日卻——

「你是說,太子要親自過問此事?!」

李東陽一頭霧水,這關太子什麼事?

在這件事情上,皇帝一直都在保程敏政。

後來鬧大了,皇帝也不肯收押程敏政。

只是此時林廷玉跳出來了,說程敏政確有問題。

這林廷玉何方人也?

倒不是什麼大人物,只是他的身份是同考官,就是主考官的助手,這可就不一樣了。

他認為程有問題,理由有三點。

一、朝廷決定延期放榜的時候,程十分緊張不安——心裡有鬼。

二、程對其他考官們說,有關泄題,極有可能是自己的隨從所為。

除此之外,工科戶科左給事中尚衡、監察御史王綬也站出來表態,必須嚴查程敏政。

這就是鬧大了,趙鳴只好拉著程敏政的手。

「朕絕對相信先生的清白。」

皇帝都這麼說了,程敏政也只好說清者自清,

但他願意走一趟詔獄。

李東陽是一個頭兩個大,皇帝也被這件事給氣病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