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一聽炸了,「陽和?我為什麼要去陽和,那可是前線!」
前線中的前線。
和陽和比起來,宣府大同、這都能叫一聲溫柔富貴鄉了。
和他說話,且用不著汪直。
一個小太監板著臉說:「陛下讓你去哪兒、你就去哪兒,廢的什麼話。」
「我才不信呢,皇帝就盯著我一個人。」唐寅梗著脖子,「拿旨意來我才去,不拿旨意我不走。」
小太監不耐煩地踹了他一腳。
「你當我支不動你,是不是?」
一旁的趙小照,一邊擦著火銃,一邊用一種欠欠兒的口氣說:「皇帝說了,你詩寫的好……」
「我的詩當然好,萬里挑一。」
茶陵詩派李東陽:……你可閉上嘴、別說話了……
「所以啊,正好去寫邊塞詩。」
唐伯虎差點兒噎死。
「我就不能寫別的詩麼?」
「物以稀為貴。」
別的詩文,那就未必輪得到你去寫了。
張宛和趙鳴討論著唐伯虎這傢伙應該怎麼辦?
把他弄回去吧,有些浪費。
把他留在宮裡吧,這種人看著心煩。
所以,最好把他拉出去晃悠一圈。
生活越痛苦,詩歌越深刻。
王守仁說:「唐兄,這是陛下看重您的才學呀,這可是你的福氣。」
這福氣給你,你要不要?!
你還別說,這福氣給他,他一定要。
想他十五歲時,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
縱觀塞外,那時就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所以說,陛下的安排也真是絕妙。
趙小照上下打量唐寅。
「你先祖是前涼陵江將軍、晉昌郡太守唐輝,所以你常在書畫上題晉昌唐寅落款。」
唐寅一愣:「你見過我的畫?」
「你的畫?沒興趣。」
唐寅:……
小照搖頭晃腦說:「隋唐時,你先祖唐儉隨李淵起兵,受封莒國公。」
在古代、平民百姓也活不了幾代。
為啥富不過三代,因為窮人他都活不到三代。
而當下的人,祖上那都是達官顯貴、闊過的,都是貴族之後。
「怎麼,就算我大明重文輕武、以文制武,你這蘇州的大才子、被革的解元,也沒必要這麼看不起咱們邊關將士吧。」
唐寅低聲說:「我不是這意思……」
他敢看不起誰啊……他現在誰不都不敢看不起。
「這些、你怎麼知道的?」
「陛下知道,我自然就知道了。」
趙小照一雙眸子亮亮的:「剛才還沒說完呢,到了咱們大明,你祖上唐泰任兵部車駕主事,死於……」
大明的京師官員,死於……也不必細說了吧。
「皇帝讓你北上,一是覺得你若是回了蘇州,以你這性子、必然一蹶不振、酒醉一生。縱然詩書畫上精進,自己也不痛快。」
這話說的,唐寅都要哭了。
真是字字句句、都說到他的心坎上了。
「二是,咱們出居庸關後也經過了土木堡,你就不想替祖上一雪前恥?」
這倒不是唐寅不想,他是真不行。手無縛雞之力知道吧。
趙小照又看向王守仁。
剛才那一番話,讓王守仁頓時刮目相看。
沒想到這小小少年,不僅確實是宮裡的內監,而且竟然是陛下的心腹,談吐之間更是不俗。
雖說年紀尚小,可想想汪直,當年還不是十幾歲就督軍西北、建功立業。
如今看來,這位極有可能就是汪直未來的接班人。
「王大人。」
「不敢當。」王守仁說,「不知您如何稱呼?」
既是宮裡的紅人,他可不敢再叫小朋友了。
「可以叫我……朱壽。」
小照忍了忍,沒把那個「威武大將軍」說出來。
王唐二人都是一愣,姓朱?那還能被……咔嚓……
「王大人,聽聞你少年時正遇上叛亂,就想上書天子,獻策平定,結果被令尊斥為狂妄。」
王守仁:???
這你也知道?!
東廠還真是無所不能、無孔不入啊,可怕!
「如今你有了功名,是朝廷命官,可以大大方方獻策進言了。」
王守仁卻想,正是因為如此、更要謹慎。
汪直正巧也推門進來,小太監遞上帕子。
他一邊擦手一邊問:「聊什麼呢?」
趙小照朝著唐寅努了努嘴:「他不肯去陽和。」
汪直挑眉:「有這回事?」
唐寅身子沒來由的抖了起來。
「嗯,沒……沒有。」
「沒有什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