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若是當真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那他又何必執著於此,這天下千千萬萬的讀書人又何必執著於此。

怎麼能怪我呢?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當時說了讓你砍一百個人頭,你就得砍一百個人頭,少一個都不行。」

趙小照扭頭,「你現在人頭呢?想走後門了,想也別想。」

他下了馬,指著空蕩蕩的大門說:「先給我提個字,威武大將軍府。」

雖然太子對於他的要求,一個都沒有滿足,可唐伯虎也不敢撂挑子不干,還不得屁顛屁顛跟上去。

「就先封你一個,嗯、威武大將軍府上的長史。」

王府的長史也是有品級的,這太子的府總不比王府的差吧。

唐伯虎奇怪:「您真準備常住宣府,不回京城了。」

「當然要回去。」

他得當面好好問問爸媽,這穿越到底是個怎麼回事?

第89章 沒錢 提錢影響穿越效果

汪直挺忙的, 至少之後的一兩年都會留在這裡。

這也挺好的,回京也會受人針對。

眼下他先是忙著北遷東勝衛的事。

此一戰固然是大勝,但遊牧民族也是不可能把剿的一乾二淨的。

這麼廣袤的一片青青草原, 春風吹又生。

匈奴、鮮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換一撥人、假以時日們總會捲土重來的。

放到大背景中。

氣候溫暖的時候, 北方遊牧政權與中原農耕文明,還勉強能夠和平共處。

可到了傳說中的小冰河時期, 太冷了, 鳥都知道冷了要往南飛,他們也知道啊。

永樂時,東勝衛孤懸塞外、又糧草不濟。

這樣空虛的無人之地, 駐守成本自然極高。南遷東勝衛, 也實屬無奈之舉。

如今可就不一樣了。

至於陸老頭, 正在考察土地。

「以前我沒來過, 都說河套適合放牧。」他嘖嘖,「就這——放牧?真真是暴殄天物。」

這地方明明是絕佳的耕種之地,別說紅薯這些了, 別的也沒問題。

如今天氣冷了, 先把種子什麼人力物力準備好。

等到開春了,齊心耕種,紅薯收穫的也快, 只有有吃的一切就好辦。

除此之外,皇帝還派了不少人去大同,不知道搗鼓什麼。

大同有煤,是個人都知道。

北魏酈道元撰寫的《水經注》,就記載了大同煤田口泉一帶的火井自燃、煤炭開採。

大同為燕京之鎖鑰,三晉之屏障, 歷代是兵家必爭之地。

既然要屯兵戍邊,就要兼造兵器,自然也要採煤。

但若要造兵器,光有煤不夠,還得有鐵。

好在山西鐵礦也不少,生鐵產量超過全國官營的百分之十。

趙小照聽說那邊高爐什麼已經架起來了,估計他親爹早就按賴不住,要來這兒圍觀。

所以,他也得回去了。

走之前,他叮囑唐伯虎。

「你先不要回去,在這邊替我管著這院子。」

「就我一個人?」

「不夠住?」

「不是。」

趙小照揶揄道:「那就是人少了唄。放心,過兩天再給你安排幾個人。那些詩啊畫的可別忘了。」

唐伯虎嘆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回的去了。

「就算是革去了我的功名,也不該不讓我回家啊。」

想想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

他從蘇州到京城參加會試。

本想著金榜題名,之後光宗耀祖。

如今倒是計劃比不上變化快。

誰能想到,他既沒能留在京城、也沒能返回蘇州,反而到了這邊陲之地,當了個什麼勞什子狗屁長史。

他轉過身去,突然看見面前一個女子。

他瞪大了眼睛:「你是?」

秋香問:「唐公子還記得我嗎?」

「你——」唐伯虎忍不住倒退了幾步,「你……你來這裡做什麼?」

秋香撇開他進去,留下一句話。

「反正和你沒關係。」

*

趙小照啟程回京,這一路上自不細表。

此番大勝,一定是要好好慶祝一番的。必要大張旗鼓、歌功頌德。

至於戰績,有三分的吹成五分,有五分的吹成十分。

吹拉彈唱、缺一不可。

讓他們知道這大明的天下還得讓姓朱的做主才行。

《弘治雜報》之前,還專門出了一期號外。

這可給兵部的人氣的鬍子都翹起來了。

「堂堂軍國大事,鬧的街頭巷尾、人盡皆知,什麼報紙?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

旁邊的人低聲說:「沒人敢管。」<="<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