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眾人一下子就冷靜了。

「是姐姐!」

小煒一下子就聽出來了,他指著遠處。

那站在城樓上的,果然就是小核桃,她還踩了個凳子,不然夠不著。

她拿了個大喇叭,估計是從他們以前在宮外的屋子裡搬來的。

「我是太康公主。」

下頭交頭接耳——「她誰?太康公主?」

公主金枝玉葉,也是皇家血脈。

不過大明的公主都沒什麼存在感,而且大臣對公主也不熟悉,公主又不天天拋頭露面的。

不過,去宮裡給皇子們講課的幾個大臣還是認識的,畢竟公主和皇子們一起上課。

但那也是兩年前的事了。

這兩年麼,皇帝說——「公主和魏王啊,他們去社會實踐去了。」

小核桃大聲說:「天子駕崩,太子殿下在何處?」

下面的人也心想——「是啊,太子在哪兒?我們也想知道呢。」

京城的官員,大大小小的。

朝中重臣就那十幾二十個,六七八品、這也是京官不是。

大家隱隱約約也感覺陛下皇后驟然離世,背後一定有文章。

而且,他們是在宣府出的事。

宣府可是北境前線,這別是其中……

「自打那年收復河套,北境安穩許多了。」

「就是東邊的女真人,有成化犁廷,也少說消停個七八十年的。」

——誰敢在宣府對陛下動手?

「算了,咱們這小官,想這些幹什麼。」

誰當皇帝,他們都不都這手頭這事麼。

太子朱厚照的頑劣之名,天下皆知。

但他們

也接觸不到太子啊。

就算太子是古往今來最最賢明的,那又如何?

「大哥,小核桃她……」

趙小照說:「聽聽她說什麼。」

——還是他妹妹好啊,知道想著他。

太康公主又說:「我父皇母后駕崩,是為奸人所害。奸賊和朱宸濠沆瀣一氣,借著南昌叛亂,還想害死太子。」

小煒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大哥,當真如此?」

趙小照摸著下頜:「聽著還挺合理的。」

真真假假都無所謂的,反正把水攪渾就行了。

李東陽剛剛坐下來喝了兩口茶,就聽說午門公主回來了。

「太康公主,她回來了?」

那豈不是二皇子也回來了,汪直也回來了?

作為內閣首輔,他在朝野都有威望,消息還算是靈通,知道有一些人想讓興王世子上位。

他雖然沒有直接說什麼,但心中還是很不以為然的。

「興王世子……朱厚熜?他們這是想從龍之功了吧。」

李東陽心頭冷笑,想的還挺美。

沒錯,興王世子確實聰慧,而且看上去是臣子希望君王的那種聰慧。

畢竟,太子其實也很聰明,就是聰明的有些過了頭。

可朱厚熜……他們以為扶持年幼的藩王上位,就能夠大權在握了?

也不怕引火上身。

朱夫人說:「我哥哥從南京傳來的消息,王陽明拿著官印和手諭,去調兵平叛了,而且……」

「而且什麼?」

「那個唐伯虎,也在南昌?」

唐寅在弘治十二年的科舉之後,就莫名其妙消失了兩年,有奇奇怪怪被寧王招攬去了南昌?

李東陽感覺自己已經摸到了七七八八了,反正是大差不差。

「公主都出現了,太子應該已經在京城了。」

李東陽長吁一口氣,「鬧騰這麼久,是時候收尾了。」

他拉著夫人的手:「夫人,等太子登基,我就請辭還鄉,咱們兩個另尋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心過兩年日子吧。」

朱夫人說:「你捨得這內閣首輔?」

「一把年紀了,還看不透這個麼。」

李東陽心想,不跑怎麼辦,等太子當了皇帝,他給太子當首輔,這是人過的日子麼。

一朝天子一朝臣,看皇帝應該也早就給太子挑好班子了。

不是張璁、就是王陽明。

就是年輕了些,他最多留個一兩年,把人扶一扶,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第123章 太子登基 三 大哥,你可終於回來了………

白髮蒼蒼的汪老太太, 今年已經七十九了。

「外頭是……」她年紀大了,腦子也不太好使了,想了想才說, 「哦,是陛下駕崩……哭靈……」

伺候的婆子說:「是啊, 老太太,這紫禁城又要迎新帝了。」

汪老太算了算, 陛下已經算她孫子輩了, 這新帝該是曾孫了。

不知道她是有福還是無福,大明的皇帝如走馬燈吧,她卻還這麼老不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