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敬如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先是諶兒的夭折,然後是她兄長戰死沙場,臥病的母親受不住打擊,亦跟著撒手人寰。

一年內接連失去了三個親人,裴芸一度病倒,曾鬱鬱寡歡了好一段時日,直到某一天,書墨推開窗,欲讓她透透氣,卻有一片嬌艷的粉猝不及防撞入她的眼眸。

她還是很喜歡桃花的,因得在蒼州時,那她常和妹妹裴薇去小住的莊子裡,就有一株幾十年的桃花樹。

琳琅殿這株桃花遠沒有莊子上那株來得大,可也是因著它,裴芸想起昔日美好的歲月,唇間久違地揚起淡淡笑意。

從略有些久遠的記憶中收回思緒,裴芸沉默片刻,轉身在妝檯前坐下。

梳妝時,就聽書墨道:「殿下今早一起來,就去了硯池殿看大皇孫,回來後,見三皇孫醒了,便抱著在院中溜達,還未用過早膳呢。」

裴芸沒吭聲,她曉得,書墨這話里多少有讚許太子的意思,可她並未覺得這有什麼,他作為父親,平素忙碌不能陪在身邊也就罷了,可既然回來了,多關切一些難道不是理所應當。

自內殿出來,太子已抱著諶兒坐在了桌前,桌上擺著御膳房才派人送來的早膳。

待裴芸坐下,太子道:「今日十六叔會帶著他那王妃進宮謝恩,當也會去高貴妃那廂,孤欲見一見十六叔,太子妃可也要一道前去?」

太子既然發了話,裴芸也沒有不去的道理,幸得她對高貴妃頗有好感,去她宮裡也不至於厭煩,便頷首道:「臣妾同殿下一道去。」

膳後,太子將懷中的諶兒交給乳娘,帶著裴芸往高貴妃的永安宮而去。

由宮人領著入了殿,裴芸才發覺誠王妃也在,乍一見得太子,誠王妃似有些意外,趕忙往太子身後看了一眼。

見得兒媳露出這般反應,高貴妃登時心領神會,笑道:「太子回來得可是突然,今早本宮聽聞太子回宮,還以為秩兒也一道回來了呢。我家秩兒是個不成器的,打小在耕拙軒念書,便讓先生們萬分頭疼,此番跟著太子外出,可有給太子添麻煩?」

「並不曾,四弟聰慧,雖是頭一回出京辦差,對諸事尚且陌生,但一點便通,假以時日,定能獨當一面。」

高貴妃見太子神色認真地說出這話,心下一喜,她這個做母親的最是盼望兒子有所長進,她也知此番誠王跟著一道,是太子所提,不由道:「讓太子費心了。」

說話間,就聽外頭通傳,道雍王和雍王妃來了。

想是從慶貞帝的御書房過來的。

裴芸向外望去,便見烏蘭公主身側,一人由侍從推著朝主殿而來。

那人雖五官俊逸,但面容沉肅,周身透著一股令人不敢隨意靠近的冷意。

他坐在一類似素輿的椅上,但那比作為戰車的素輿簡約許多,底下兩個輪子可由人推動前行,這是慶貞帝特命匠人為雍王所制,極適合腿腳不便的雍王出行。

可縱然這推椅再方便,但至丹墀處到底是上不去了。

那侍從顯然是伺候雍王多年的老人了,將車推至丹墀處,就熟稔地扶著雍王起身,雍王能站立,但根本站不穩,不過四五步台階,他走得十分艱難,走到最後一階時,身子猛地一晃。

烏蘭公主下意識要去攙扶,不想雍王似是察覺到她的意圖,冰冷銳利的眸光驟然掃去,嚇得烏蘭公主身子一僵,只得將手收了回來,站在一旁,看著雍王被侍從扶著重新坐在了推椅上。

入了殿內,烏蘭公主即如今的雍王妃,低身同太子及高貴妃施禮。

雍王不便起身,只能坐著見禮。

高貴妃笑意盈盈,親自上前托起烏蘭公主,「不必多禮,往後都是一家人了。」

太子亦沖雍王雍王妃頷首,恭敬喚道:「十六叔,十六嬸。」

隨意嘮了幾句家常,太子便與雍王一道去了院子裡說話,留下一屋子女眷,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談。

畢竟誠王妃性子赧然,裴芸嫁入東宮多年又養成了不愛多言的性子,而烏蘭公主遠嫁而來,與殿內幾人又不熟悉,自也無話可說,只能和裴芸她們一樣,時不時答高貴妃兩句話。

正當裴芸覺有些無聊之際,隨意向外一瞥,就見一內侍疾步入了永安宮。

他一副激動難抑的模樣,見了太子,忙上前稟了什麼,裴芸心有所覺,攥緊了手中的帕子,尤是太子聞言折首朝她看來時,她一下便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果然,太子回頭對著那內侍道了兩句,那內侍轉而向殿內奔來,跪在了裴芸跟前。

「太子妃娘娘,大喜啊,十日前,鎮國公大敗本欲偷襲的騁族,騁族元氣大傷,落荒而逃,被乘勝追擊的鎮國公逼得不得不獻上降書,陛下龍顏大悅,命鎮國公班師回京,以受封賞。」

殿內眾人聞言,紛紛同她賀喜。

裴芸的確欣喜。

雖得同樣的事已然經歷過一次,但即便再聽一遍,裴芸仍抑制不了心底的澎湃。

旁人不知,那不僅僅只是兄長大勝凱旋的喜悅。

繼諶兒、母親、妹妹之後,她又要見著前世再無可能相見的兄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