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那人,如今身在何處。
第66章 他親眼看著她死在了自己懷裡
時值四月末,近仲夏,天一日熱過一日,慶貞帝臨時起意,或也遺憾今歲還未去圍場狩獵,便以消暑為名,帶著文武百官及嬪妃侯爵們前往京郊行宮避暑。
行宮四下群山環繞,綠樹成蔭,更有一片碧波蕩漾的湖,確比皇宮涼快許多。
抵達行宮後,裴芸帶著兩個孩子去了太后寢殿,遙想去歲來此,人還更多些,但時隔一年多,少了李姝蕊,淑妃及五皇子,倒真有幾分物是人非了。
可似乎並未有多少人對淑妃的死感到難過,除卻高貴妃,高貴妃與淑妃是同一年進宮的,近二十年來,在宮中朝夕相伴,早已情同姐妹。
裴芸不知,淑妃之事高貴妃是否知曉,又知曉多少,但大抵也不阻礙高貴妃對淑妃的追思。
甚至在淑妃過世後,高貴妃還因悲痛病了幾日,是誠王妃入宮侍的疾。
裴芸偷眼看向始終垂首默默坐在高貴妃身側,情緒不高的誠王妃程思沅。
聽聞誠王妃不在王府的這段日子裡,那兩個太后送來伺候誠王的妾竟生了爬床之心,雖然最後沒能得逞,可畢竟是太后的人,趕又趕不得,罵又罵不了,這兩妾便如哽在誠王妃喉間的魚刺,吞不下又吐不出,難受的只有她自個兒。
不同於誠王妃的黯然,一旁的裕王妃柳眉兒卻是容光煥發。
四皇孫的百晬宴沒有舉辦,緣由是柳眉兒生怕京城的疫疾還未徹底消散,禍及她幾個孩子。
索性辦不辦的,也不打緊。
她而今又生了個小皇孫,給皇家添了丁,王府內的禍害也除乾淨了,裕王正是對她言聽計從的時候。
這大半年未見,裴芸都覺柳眉兒豐腴了不少,看來這日子過的是真的舒坦。
慶貞帝計劃好了在行宮待個五日再走,太后也定下了這幾日的安排。
她年歲大了折騰不動,不過從京城到行宮,這一路顛簸便令她有些疲憊,欲好好休息一日,後日再帶眾女眷和慶貞帝及文武百官一道前去游湖。
那便代表著這一日,隨她們這些女眷安排。
倒是順了裴芸的意。
是夜,裴芸替太子收拾出明日狩獵要穿的衣裳,李謹小跑過來,舉起太子那把沉甸甸的弓便兩眼放光地欣賞著。
李諶站在兄長身側,踮起小腳伸長手也欲去觸碰那把弓箭,但終是什麼也碰不著,急得他「哥,哥哥」地喊著。
李長曄一把將李諶抱起,對著李謹道:「你還小,這弓尚不適合你,倒是你舅父先前贈你的更合適些,你先學騎馬,待精進了馬術再讓人陪著去東林練練手。」
「母妃說了,明日就帶兒臣去馬場,親自教兒臣,等兒臣再大些,就隨父王皇祖父一道狩獵。」李謹看向李諶,信誓旦旦道,「屆時兒臣就獵只兔子還有狐狸,給弟弟做條圍脖,給母妃做件襖子。」
「那母妃可是等著了。」裴芸笑著走過來,將做好的騎裝遞給李謹,「試試合不合身,若不合身,母妃今夜還可給你改。」
李謹歡喜道:「合身,母妃做的定然合身。」
他迫不及待地接過,便跑去側殿試衣去了。
李長曄看向懷裡的諶兒,低聲道:「兄長給你獵只兔子,父王給你獵只貂,諶兒可要?」
「要,要。」諶兒半懂不懂地應著,問他要不要他自然是要的。
「要便叫聲爹爹。」李長曄哄道。
諶兒想也沒想,繼續滿嘴答應道:「要,要。」
裴芸看著這一幕,掩唇頗有些忍俊不禁,這諶兒也不知怎麼回事,這段日子,任憑太子怎麼拿吃的喝的誘哄他,就是學不會喊爹,跟太子作對似的。
不過也是正常,誰讓太子平素少有工夫陪諶兒玩呢。
翌日晨,謹兒激動地早早便醒了,隨父王母妃一道用了早膳,就眼巴巴地等著。
送走太子後,裴芸將諶兒留給書墨和兩個乳娘,旋即帶著謹兒前往湖畔馬場。
李姝棠和裴薇也在。
時隔一年多,李姝棠的馬術亦有所進步,不必像從前那般需人牽著,雖還不敢繞湖馳騁,可稍稍加快速度與裴薇並肩而騎倒還是行的。
裴芸也換了身輕便的勁裝,和謹兒去馬廄牽他那匹小馬駒。
這是太子聽聞謹兒要學馬,特意命人尋來送他的,這馬性子溫順,雖還小,可等他長大便是能日行千里的良駒。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