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泉捏著這份陛下的手諭,剛準備告退,有一個宮人入內跪地稟報。
「陛下,徹文館出事了。」
徹文館,那是京中文人學子們聚集的地方。尤其是今日春闈放榜。裡面不知道多少進士,未來的肱骨之臣。
明梨棠皺緊眉頭,臉一繃冷酷時,有幾分像明玉泉。
「何人所為?!」
蘭丞相也跟著追問:「發生了什麼,細細說來,進士們……可無礙?」
明玉泉隨意瞥了眼,並未搭話。
那宮人臉色有些微妙:「呃……具傳報,徹文館中殿試後等放榜的學子,與……與泮宮的生徒們,打了起來。」
一句話,滿殿沉寂。
明玉泉微微挑眉,也不走了,就在左手的雕花直背椅落座,單手抵著額頭,好整以暇看熱鬧。
明梨棠小心看了眼自己小叔,多少有些尷尬:「這……一群文人怎麼打起來了?」
新帝自覺看向蘭丞相:「朕年少。沒遇上過這種事。蘭老師呢?」
「臣……也不曾見過聽過。」在朝堂一輩子的蘭丞相也沒有遇上過這種事,沉默良久,追問具體。
那宮人也只知道是泮宮帶著生徒們去徹文館,向前輩論道。然後生徒們先動手,把『道』給打了。
「泮宮生徒這麼……行事不羈嗎?」明梨棠茫然地問幾位大臣,「各位家中可有在泮宮的孩子?」
明玉泉手抵著唇輕咳了聲。
「臣家中幼子在國子學。」
「臣家的孫兒在。」
蘭丞相拱手:「臣那孫女在。」
明梨棠剛要點頭,明玉泉也雙手一拱,笑眯眯說道:「臣家中小姑娘也在。」
明玉泉和蘭丞相對視了一眼。彼此家中都是乖巧的小姑娘,都很放心。
「小叔叔家的……」明梨棠思來想去找不到一個小姑姑,小叔再厲害也生不出一個這會兒能上國子監的女兒來,只能抓著去歲的流言好奇問,「可是去歲入府的……唔,小嬸嬸?」
明玉泉嘖了一聲,不是很好回答。
「她年紀小,還在讀書。」明玉泉特意說了句,「她素來乖巧,最懂事不過,也不愛去湊什麼熱鬧。」
明梨棠哦了一聲。
「那這件事和小嬸嬸,蘭家小孫女沒有關係。周卿,劉愛卿,你們家中的小子可要小心了,別挨了揍。」明梨棠調侃道。
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都摸了摸額頭,彼此對視一眼都是苦哈哈。
說話間,又有宮人來報,說是將打群架的學子和生徒們全都交由金吾衛帶到了奉天府去審訊。
明玉泉挺樂意看別人熱鬧,尤其是和自家小姑娘對比,那熱鬧可就更好看了。
「奉天府……小小年紀打架鬥毆就去過公堂,也算是有見識。」明玉泉笑眯眯看向兩位擦著汗的尚書,「兩位小郎君前途不凡。」
明梨棠自然是跟著自己小叔叔走,也跟著調侃:「可不是,還在泮宮讀書的年紀就能揮拳對殿試的學子,這份膽識實數過人。」
兩位家裡有兒郎的尚書更是汗顏了。
「我家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主動去書房溫書,還要寫十篇字,屬實辛苦。」明玉泉看著同僚的哀嚎,心情更好,笑眯眯問蘭丞相,「溫書這麼辛苦,得給孩子吃點什麼好?」
蘭丞相客氣說道:「老臣家中孫女從小自律聰穎,小到衣食,大到學業,皆有自己的安排,說來慚愧,老臣和她父親都幫不上什麼,那孩子太獨立了。」
「真羨慕蘭丞相家的孫女獨立。」明玉泉翹起腿雙手交疊優雅放在小腹,手指一點一點地,俊美的臉蛋上浮現出一絲苦惱,「我家小姑娘就不一樣了。年紀小也粘人。用膳要陪著,讀書要陪著。學業做得好還要夸。」
蘭丞相冷靜回懟:「粘人是好事。但老臣的孫女就學不會。她每日放了學都陪著她母親打理整個宅院。小小年紀就能主持她小姑姑的婚宴。」
「蘭丞相家教養有方。」明玉泉嘴上誇了句,「不像本王家的小姑娘,在家裡什麼都不操心,只能本王給她操心。一天天的只會讀書和關心本王。天天都要在大門接本王下值陪本王說話,生怕本王一個人多走兩步太寂寞,還問本王累不累餓不
餓。還會煮蜜子湯給本王。」
他說著無奈地嘆氣,嘴角要翹不翹地:「本王又不是小姑娘非要吃口甜的。可她偏偏覺著本王出門在外工作辛苦了,一定要本王喝。太粘人了,真是頭疼啊。」
明玉泉和蘭丞相對視一眼,還是蘭丞相因為饞一個粘人乖巧的小孫女,甘拜下風。
至於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對視一眼中,都是對養了翻天倒地的兒郎的苦澀。
明梨棠聽得有趣:「原來小嬸嬸這麼有趣,回頭朕想見……」
明玉泉抬眸一個眼刃,明梨棠絲滑改口:「想見蘭家姑娘。」
蘭丞相一腦門茫然:「……啊?」
蘭丞相還未來得及說話,禮部尚書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話題,立刻上前行禮建議:「陛下登基三載,也是時候擴充後宮了。」
明梨棠冷靜回答:「朕才十八,已經有皇后妃子夫人將近十個人了,怎麼,你也要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