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古代:我助閨蜜成誥命夫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呂肅言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忙拉著朱雲依起身,二人朝著呂俊和黃氏行了大禮,齊聲說道:「多謝爹、娘成全,孩兒與雲依日後定會好好過日子,若有機會,定當回來看望二老。」說罷,呂肅言扶著朱雲依,毅然決然地轉身去收拾行李,他的東西他都可以不要,但妻子的嫁妝卻要全部取回來。

黃氏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難掩得意之色,心中暗喜:這家裡,往後的一切可都得聽我的,萬貫家財也都是我兒子的了!

她假意抹了抹眼角並不存在的淚水,輕聲對呂俊說:「老爺,您別太傷心了,孩子們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咱們也只能盼著他們過得好。」

呂秀言眉眼的喜色壓都壓不住:這下好了,沒了大哥大嫂擋路,這呂家可就都是我的了!」

他面上卻還裝出一副惋惜的樣子,對呂俊說道:「爹,您別太憂心,大哥有朱家幫襯,咱們也得往前看,我定會努力科舉,不讓您失望。」

第199章

發愁的御史

朱雲依的嫁妝早已收拾好,她請的挑夫也已在門外等著,幾個娘家陪嫁來的心腹丫頭並柳兒已經提前去把她私下置辦的宅院收拾乾淨。

她和相公兩人過去便可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她心中喜悅,雖說道士所言可能會短期內使她名聲受損,但平日嚴肅端方的夫君居然對她不離不棄,這也是難得之喜。

而且她現在也不用日日侍奉公婆,處理呂府那一攤子事,日子不知道好過多少。

她心中感嘆,幸好當時聽了慧寧縣主的話,也幸好她做了這個決定。

不管慧寧縣主對不對呂家出手,她這步棋都算是走對了。

如果到時候名聲太差,有印象也不怕,到時候再請那道士來「解災」「除厄」便行了。

-------------------------------------

老御史王平,獨坐於自家書房之中,眉頭緊鎖,滿心憂懼地思量著這個季度的考核。

他年事已高,離致仕之期已然不遠,本想著能在京城安穩度過這最後的官場時光,不承想如今卻被這考核逼得焦頭爛額。

大宋一朝,身為御史,每百日內必須「奏事」,不然就得被被貶到偏遠地方。

他向來做人滴水不漏,從不願意得罪人,又不願意「風聞言事」,每次考核,簡直難如青天。

這都臨到最後一奏了,如果被罰辱台(御史台)錢,或者被貶至地方,那可真是晚節不保,貽笑大方了。

他抬手輕撫額頭,掌心所觸之處,白髮叢生,這些日子為了這事兒,愁得他又添了不少銀絲,想當年先帝在時,自己不過是臨近考核期限,一時無計可施,才上奏了那樁皇帝餐盤中現頭髮之事,本以為能矇混過關,怎料竟落得個「彈發御史」的諢名,被眾人恥笑至今,如今可萬萬不能再重蹈覆轍了。(備註,這是真事)。

不過,到底彈劾什麼呢?

王平正暗自嘆氣之時,忽聽得外間小書童一陣驚呼,那聲音中滿是驚恐與詫異。

「老爺,老爺!家中出…… 出怪事了!」 小書童連滾帶爬地衝進書房,平日裡紅撲撲的小臉此刻嚇得煞白。

王平心頭一緊,呵斥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何事大呼小叫?」

小書童哆哆嗦嗦地伸出雙手,捧著一個冊子,結結巴巴地說道:「老爺,剛…… 剛才一隻怪鳥從天上飛過,徑直叼著這個冊子就落到咱家院子裡了,小的覺著這定是…… 定是上天顯靈,有神跡啊!」

王平聽聞,心中一驚,忙接過冊子。那冊子看著普普通通,可入手卻沉甸甸的。

他迫不及待地翻開,這一看,頓時瞪大了雙眼,臉上神色變幻莫測。

王平的手微微顫抖起來,若是將這些內容整理成奏摺上奏,莫說是完成這個季度的審核,說不定還能在朝堂之上掀起一番風浪,讓自己在這最後的官場生涯中大放異彩。

但僅憑這不知出處的冊子貿然行事,萬一累及無辜,害人性命呢?

他心中猶豫,緩緩在書桌前坐下,將冊子平鋪開來,就著昏黃的燭光,逐字逐句地研讀。

手指輕輕撫過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跡,腦海中飛速地回憶著過往在朝堂上下、官場內外所聽聞、所見識的種種。

每看到一處關鍵信息,他都會停下,閉上眼睛,努力在記憶的長河裡搜尋與之相關的蛛絲馬跡。

他想起天聖三年那場震動京城的盜竊案,本是證據確鑿,人贓俱獲,可就在即將宣判之時,卻突然峰迴路轉,關鍵證人離奇改口,犯人竟被從輕發落。

還有天聖五年的人命官司,一介平民被指控殺害富商,輿論譁然,百姓皆為那平民鳴冤。王平記得自己曾在私底下聽聞,那平民是被冤枉的,真兇另有其人。可大理寺審理此案時,卻草草結案,判定平民有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