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古代:我助閨蜜成誥命夫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

兵部尚書一聽,心中立刻開始快速心算。片刻後,他神色激動地出列,「太后,陛下!若真能多養活數千萬百姓,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大宋能徵召更多的兵源!如今我大宋兵力雖不少,但因糧草供應限制,在擴充軍隊規模上一直有所掣肘。」

「有了這些新增的糧食,我們便可以招募更多青壯之士入伍。按照每十戶可征一兵來算,數千萬百姓中,至少能徵召出數百萬的兵源!如此龐大的兵力補充,我大宋軍隊的實力將得到極大提升。」

說到此處,他的眼中燃起熊熊鬥志:「想我大宋燕雲十六州一直孤懸在外,這些年雖有收復之心,卻因各種因素未能如願。但如今,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再加上新擴充的強大兵力,還有新式火器,收復故地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指日可待!」

趙禎擺手,「愛卿別急,容林卿說完,此物真如此神奇嗎?」

林澤忙道:「陛下,千真萬確,此乃臣等親眼所見,這土豆不僅產量高,而且耐飢。它生長之地,哪怕土地貧瘠些也無妨。紅薯亦是如此,藤蔓種下便能蔓延生長,對環境適應性極強。玉米則耐旱抗風災。而且味道極佳,皆是香甜可口之物!」

他這話一說,得到了昨日去莊子的眾官員紛紛支持。

工部尚書上前一步,「臣提議,慧寧縣主如此功績,理應重賞!」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朝堂上請求為黎小草請功的聲音此起彼伏。

「縣主此舉,實乃功德無量,應加官進爵!」

「如此大恩,當以厚賞,以彰其德!」

太后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眾愛卿所言極是,慧寧縣主的確功不可沒。依眾卿之見,該給她何種功名?」

戶部尚書早有腹案,他搶先道,

「太后聖明!縣主此番功績,簡直可堪比封侯拜相!她帶來的這些作物,能讓無數百姓免受飢餓之苦,這是恩澤萬民的壯舉啊!依臣之見,可將縣主升為郡主,如此一來,既能彰顯皇恩浩蕩,讓天下百姓都感受到我朝對功臣的優厚待遇,又能激勵更多的人為國效力,實在是一舉兩得!」

話音剛落,一位中年官員站了出來,「太后,林大人所言雖有道理,但臣以為,慧寧縣主並非皇家血脈,按照我朝祖制,實在不宜升為郡主。縣主的功績,我們有目共睹,自然不能忽視。臣建議,不如厚賞金銀財寶,良田美宅。」

可這話剛說完,就有官員反駁:「太后,金銀財寶、千頃良田雖好,但對於縣主這般貢獻而言,似乎還不夠。縣主帶來的作物,能改變我大宋的糧食格局,讓國家繁榮昌盛,僅這些賞賜,難以匹配其功勞。」

又一位站在後排的官員皺著眉頭,拱手說道:「太后,雖說縣主此次貢獻巨大,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近日來坊間關於縣主的諸多惡行傳言甚囂塵上,鬧得滿城風雨。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如今對縣主的評價褒貶不一。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貿然將她升為郡主,恐怕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會心生非議。」

就在眾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之時,李昭亮大人神色略顯尷尬,他硬著頭皮說道:

「太后,官家,臣有話要說。此前關于慧寧縣主的那些傳言,實在是一場誤會!都怪小女年幼無知,被奸人蒙蔽,一時糊塗輕信了謠言,還在外面肆意傳播,這才致使縣主聲譽嚴重受損。這些日子,臣一直在徹查此事,如今真相已然大白。

小女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懊悔不已。

還望太后和官家明察,不要因為這些不實傳言而埋沒了縣主的功績。」

第236章

可以回去了?

太后劉娥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既然如此,那便清楚了,慧寧縣主並無過錯,反倒為我大宋帶來如此利國利民的作物,這是實打實的大功一件。她一心為國為民,這份心意和功績,朝廷怎能視而不見?」

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太后的神色,又思索了一番,心中有了主意,開口道:

「太后,兒臣以為,慧寧縣主此舉造福天下百姓,實乃有功之臣。兒臣聽聞她行事聰慧善良,一直心繫百姓與國家。兒臣懇請太后恩准,認慧寧縣主為義妹。如此一來,賜她為郡主,便也符合我朝規定。」<="<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