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意浮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旋即,曲折廊檐之下走出來一人,錦衣華冠,正是大皇子穆翎。

第40章

「昔日君臣相宜,今日卻成了宿敵。這場面倒實在精彩,本王不由得多看了幾眼。」穆熠朝他走來,嗓音偏低,面無表情道。

崔羌斜睨了他一眼,卻沒應聲。

「威逼利誘……」穆熠似在複述穆翎的話,他自顧自道,「本王這個太子弟弟,確實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

崔羌聞言眼中微露譏嘲,散漫開口,「再如何比不得暄王殿下心思精明。對了,今日之事,臣還得多謝殿下。」

「既進了這浮華之地,自然要入鄉隨俗。」穆熠坦然回之。

他對崔羌暗諷自己拿那宮女家人信物威脅之事心知肚明,也不欲多言,若不是為了暫時牽制住薛子峰,他可不會關心這崔羌如何。

他繼而冷聲道,「言謝就不必了,只是本王有話要問你,你如實答便可。」

「若是要問子峰的事,還望殿下恕臣無可奉告。」崔羌回得很快,只是嗓音不緊不慢還帶著些事不關己。

被正中了心事的穆熠聞言面色愈漸沉了下來。

「你就不怕,本王下回不再助你?」

崔羌笑了笑,不贊同道,「殿下說笑了,這李皇后出事,最終得益的還不是王貴妃娘娘麼?如今臣與殿下,為一根繩上螞蚱,可謂是一榮俱榮吶。」

他頓了頓嗓音,終於看向穆熠,「您幫臣,就是在幫您自己,所以殿下實在無須將有些事情,分算得如此清了。」

聞言,穆熠也將目光移向他。

穆熠眸光里隱著殺意,還帶著些不解。他是愈發看不懂了,此等巧舌如簧之輩,怎就這般得薛子峰青睞?

對崔羌的話他倒一時未反駁,只是面色更顯冰冷。

崔羌對此視若無睹,只淡淡朝他行了一禮道,「臣還有要事在身,就先行告退了。」

言罷,穆熠也沒再理會,任由他轉身自石階而下,直徑離去。

約莫戌時,崔羌回了皇城司。

李國公黨羽如今正是人心動亂之際,他讓小五去請的人已經在此處等候多時。

說是請來的倒不防說是不得不來,因著這人是禮部尚書蔣世明。

朝中群臣皆知,這人是李國公身旁第一大親信,前些日子南源新任知府也是經他舉薦。

如今私鹽一案重翻,李國公被罰,他也跟著沒少受皇帝冷眼。

崔羌趁此徹查了他的底細。

凡為官者,子孫往往大多無德,倚權貴之勢為非作歹。蔣世明雖非清廉之士,倒是官員之中罕見的專一,府中除了髮妻再無任何小妾。其獨子卻截然相反,強搶民女,欺壓良善,無惡不作。

即使在天子腳下,城中百姓也是人人懼而避之,不敢上報。

故當小五以總探事大人「監察百官」之稱將其子的種種罪證擺出,邀蔣世明前往皇城司品茗時,他這禮部尚書是不想去也得硬著頭皮去了。

蔣世明從未私下同崔羌見過,對這新任不久的總探事更是知之甚少。此刻,在聽見崔羌說他需得拿出有價值籌碼去交換那些罪證時,不由得背脊一陣發涼。

何為有價值的籌碼?除了有關李國公的事情,蔣世明也想不出其他了。

天色漸暗,門窗緊閉,殿中角落微弱燭火搖曳,崔羌靠在圈椅上,半張臉隱在黑暗中,靜靜聽著蔣世明的說辭,始終不動聲色,似乎在思忖這些話的真偽。

他指尖輕敲著圈椅扶手,細微的聲響在寂靜中迴響,扣著人的心弦。殿內氣氛在他的掌控下,時而緊張如弦,時而又波瀾不驚,像是一出精心編排好的戲。

聽了一半,依舊沒聽到任何有用線索,崔羌耐心告盡,抬手打斷了面前人的廢話。

他忽而輕笑著搖頭,抬眸掃了蔣世明一眼,悠悠道,「跟隨了國公大人這麼些年,看來蔣大人,還是了解得不夠多。」

「老夫所言句句屬實,所知曉之事也悉數道盡,只望崔大人能夠信守諾言。」

聞言,崔羌坐正了些,慢條斯理拿起茶盞倒了杯茶,一股濃郁的香味頓時瀰漫開來。

「是妻離子散,還是高官厚祿,全在大人一念之間。」

他嗓音帶著明顯笑意,可那雙眼眸卻始終目光如炬,似能洞穿人心。

茶杯被輕輕推至蔣世明面前,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沉默了片刻,崔羌才聽見他終於開口,「國公大人,早年間……曾有過一個私生子。」

似最後一道心理防線被擊潰,蔣世明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決絕,「老夫只知曉其生母是蘇州京兆人士,至於如今是何情況,怕是除了李國公外,再無人知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