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這大半日,肚子都開始咕咕叫了,走,隨師父去吃陽春麵去。」
師徒二人尋了個路邊常去的麵攤,在空位上坐下。
那攤主是個熱情的中年漢子,見他倆來了,熟稔地招呼著,不多時,便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便擺在面前。
攤主嘴裡還在高聲吆喝著,「面來咯,二位小心燙。」
隨著這話,面香瞬間瀰漫開來,穆翎坐在簡陋木桌前,目光卻不自覺地游離起來。
陽春四月,鎮上槐花掛滿枝,太陽升於江上,天氣逐漸變暖,清風和煦,拂面而來。
街邊行人來來往往,有叫賣新鮮果蔬的小販,有追逐嬉鬧的孩童,還有鐵匠鋪里叮叮噹噹的打鐵聲,種種聲響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煙火人間最尋常卻又最動人的樂章。
穆翎一時間有些恍惚,只覺這一切皆是上蒼垂憐,得以掙脫往昔桎梏,像是重活了一世。
然恰於此時,旁桌几個食客的交談聲兀自傳入耳中。
「你們聽說了沒?邊關的煜王爺即將凱旋而歸啦,那場面,可壯觀著呢,皇城裡百姓都在誇讚煜王英勇神武,說他頗有昔日李將軍遺風呢!」
「可不是嘛,這煜王爺可真是厲害,兩年前聖上在先太子死後親封他做了異性王,還把兵權交到他手上,讓他去征戰邊關,這一去就是兩年吶,如今可算是平安回來了。」
「哎,你們說啊,這兩年聖上一直未立太子,估計就是在等著那煜王爺回來呢,說不定啊,這太子之位就要落到煜王爺頭上咯。」
……
穆翎原本沉浸在自己思緒當中的面容瞬間變了神色,他眉頭緊緊皺起,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測的情緒。
蒼幽老人見他聽得認真,還以為他對這朝堂之事頗感興趣,想多知道些詳情,便談論家常似的給穆翎講了起來。
「徒兒你有所不知,這煜王爺,可是近兩年聲名大噪的人物。兩年前太子突然離世,咱們皇帝陛下親封的這位異性王呀本名叫崔羌,委以兵權,讓他去鎮守邊關,抵禦外敵。這一去就是兩載,如今得勝歸來,確實是大功一件吶,至於這太子之位究竟花落誰家……」
話未道完,他便察覺到這小徒弟的臉色慘白的有些不太對勁。
第69章
穆翎在聽到「崔羌」這兩個字時,整個人便徹底呆愣住了。
往昔那些被他深埋在心底、刻意不去觸碰的回憶,復又湧上心頭。
與那人之間的糾葛,那些明面上的虛情假意,背後隱藏的陰謀算計,逐一在腦海中重現。他怎麼也沒想到,時隔兩年,他好不容易才放下的過去,在聽見這個名字時竟又輕而易舉地闖入了他的生活,讓他的心再也無法平靜……
一個月前,身處邊關的崔羌依舊身披戰甲操持著軍中事物,待諸事落定,才馬不停蹄踏上歸城之途。
這兩年來,他的心被悔恨狠狠啃噬,碎成萬千殘片。
那陡峭險峻的山崖,他不知派人探尋了多少回……
回城途中,他曾孤身一人親自策馬而去,哪怕荊棘劃破肌膚,崖底湖水幽深得仿若無盡深淵,冰冷刺骨,他也全然不顧,只想尋到一絲與穆翎有關的蹤跡。
可是上蒼從未憐憫過他,竟一點蛛絲馬跡也不願施捨給他。
此番回城,崔羌選擇繞遠道以便途經眭水縣,此地往昔常被水災禍及,民生凋敝。
崔羌曾諫言要在此修築堤壩。
如今他沿著堤壩緩步行走,目光仔細審視那磚石每一處勾縫,見堤壩巍峨穩固,餘下兩座縣城完好無損,百姓安居樂業,心中卻酸澀交織。
若是他的太子殿下見到此幕,心中對他的怨恨能否少一點呢?
偏巧在這時,小五帶來一人立在他面前。
那是東宮曾經的掌事宮女阿蘭。
小五也未曾料到能在此處遇見她。按宮規,東宮一眾下人皆被賜死,然阿蘭隻字不提她究竟是使了何種法子逃出宮外。
不過於如今而言,那些細枝末節也無關緊要,懸於心頭的事唯有太子殿下的下落。
見到往昔東宮之人,崔羌眼底復又燃起一絲光亮,他直覺穆翎肯定尚在人世。
可阿蘭瞧向他的目光卻是一片死寂,滿是嫌惡,仿若撞見的是這世間罪大惡極之人。
在她心底,太子殿下赤誠待人,對崔羌毫無保留,視作知己摯友。卻怎料,這份真心終是錯付,他被崔羌當作踏入皇權棋局的墊腳石,肆意利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