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系一直不算華夏的熱門,很多學校的校長都為此頭疼,」蘇以雪對卡利斯夫人說道,「慶幸的是他們離開華夏之後還能去首都星學習機甲,只要足夠努力,畢業不成問題。」
華夏最熱門的專業其實是「文史系」,這裡面開設了聯邦要求自治星開設的聯邦語、宇宙大事史等文史課程,但是就像這兩個課程無法在宇宙各個星球上獨立成專業一樣,在華夏,這兩個課程也被收錄在了「華夏語」、「華夏史」等專業之中,成為某一年必考,但是不是必須鑽研的內容。
華夏學生會如此無後顧之憂地這幾個出了地球後沒有前途的學院,全靠聯邦的一個規定。
這個規定非常招惹別的自治星人民的仇恨,但是對於華夏人來說簡直就是整個聯邦有關自治星律法中最讓他們喜歡的——在完成本校的專業之後,所有自治星出生的人必須離開母星再考一次大學。
自治星的很多治法和首都星有所出入,為了保證自治星的人民從書本上得知的重大歷史、熱門知識、舊聯盟法律與全聯盟課程一致,最重要的是保證他們的價值觀和聯邦學校出來的學生們的價值觀一致,聯邦規定自治星每一位從本星球畢業的學生,都得再考入首都星或政府指定的星球的大學再進行一輪學習,僅憑母星的畢業證不允許在母星外的星球工作,從政從軍的話也無法調離本星。
一些人怕麻煩會在高考的時候考出自治星,或者一些人乾脆一生都待在自己的母星,但更多人選擇的是在本星學了一輪之後又去外星學一輪,增加知識的儲備。
在機甲相關的專業上,華夏人的選擇從來都是讓人詬病的。
其他自治星的學生是在本校學了有關機甲的課程帶著基礎去「進修」,而華夏人則是要麼自學要麼帶著空白基礎去的外星,雖然轉專業的華夏人十分努力,取得的成就也不錯,但是教授們一致覺得可惜——如果他們是帶著基礎來的,那麼他們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也許安德魯教授來了之後,校長會請他輔助機甲專業的教學。」駱清逸說,文件上說明派來的專家只會輔助聯邦語的教學,可是他知道按照校長的性情,他會主動把機甲專業的輔助教學權也送到對方手上,做出示好的姿態,也是通過這些人向政府表示華夏人的態度。
「安德魯教授會欣然接受的。」卡利斯夫人這麼說。
如卡利斯夫人所說,幾日後駱清逸隨著校長去接待安德魯教授一行人,在校長委婉地提出請對方輔助機甲專業的教學之後,一行人的臉色果然緩了下來。
「從華夏出來的都是聰明並且努力的孩子,若是能在大學的時候打好基礎,去首都星再好好學習一番,一定能有一番作為。」站在安德魯身邊的一位教授說道,言辭間無不是為華夏學生沒能在母星時打好基礎而遺憾。
校長含著笑,對他的這個看法不置一詞,只領著一行人去了會議室。
「按照首都星教育局下發的文件,這是今年本校各專業大學聯邦語課程安排表,華夏的小學和中學校長安排在明日過來……」所有的自治星的學校等級均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負責孩子的啟蒙和奠基,招收5-12歲的孩子,中學則負責鞏固孩子們的知識,是12-20歲的學生聚集地,20歲之後進入大學,入學的那一年就要為考入第二大學準備。
安德魯一行人接收了校長發過來的安排表,滿意地看到這所大學確實遵照了教育局的指示做了大學聯邦語的課程調整,安排得十分細緻,然而吸引他們注意的卻是同一專業的語言教育安排中,「華夏語文史」的安排節數並不比聯邦語少。
這個所謂的「華夏語文史」,其實就是華夏語課程的別稱,並且安德魯在查資料的時候還發現,這個課程不僅僅是教授華夏語,還包括了華夏歷史。
原本應該在分科的時候就從現代科技類的課程比重中漸漸壓縮的本星甚至聯邦歷史,分布在了學校所有專業的課程表中,教學經驗豐富的安德魯一看課程表就能確定,華夏人為了這門課在教改的新學期不被壓縮,甚至犧牲了專業課的課時。
他曾聽說華夏人對其歷史文化的執著,沒想到來的第一天就親身體會了這個傳說。
但是他並不打算就這一點提出異議,來之前他們其實已經準備好了面對學校的不合作——畢竟先他們一步去了別的自治星的同僚們的反應均為校方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合作——然而來到華夏後,他們面對的卻是熱情的教職工以及校長適當的放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