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聯邦第五自治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比起他們的尷尬,正在工作的眾人倒是和樂融融沒有什麼異樣,或者說,他們只是在聽到駱清逸他們和巫蘭通訊時談話的內容眨了下眼,就繼續自己的工作。

修復展覽館隔著多道安保玻璃,隔絕外面的聲響和光源,三人穿著防護服在修復室里安安靜靜地坐著,得到了工作人員的點頭,才敢小聲地說話。

「一些重大修復工作不會在這裡進行,修復是一件慢活兒,而且對周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這是在對燭台進行保養。」相比駱聆音眨也不眨地盯著眼前的燭台,駱清逸還記得進行個解說,「這是華夏清代的畫琺瑯,金屬胎琺瑯工藝之一,成品至今顏色未退,是目前故宮較好保存、移動、展示的藏品之一。」

衛煊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被工作人員輕輕撫摸的燭台——機甲時代,燭台這玩意兒一般只能在電視劇或電影裡面看到了,但是電視劇里出現的燭台也就是一隻手就能端起來放根蠟燭了事的一色到底的工具,和眼前這個手臂高的東西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眼前的燭台根本不是隨手撈起就能晃著走的小物什,說是承載照明用的蠟燭,實際上本身更像一件精緻的工藝品,光是擺在那兒就能為房子添上古典氣息,根本不需要往它身上擺放蠟燭讓住主角的位置。

它有著穩重的台底,通體以藍色為主,上著紅白花瓣、淺黃花蕊的小花,花朵之間有裂變金絲,上方是倒舒的葉子,整個燭台分成三段,三段之間有水綠色的承盤接合,承盤中飾以花果,最頂端是一枚金色的尖錐。【注1】

衛煊這個摸慣了冷機甲的人乍然看到一堆顏色聚在一個燭台上難免不習慣,但是看得久了,竟覺得有種別樣的美感。

最重要的是這燭台上面的顏色太鮮艷了,時隔幾千年,這些顏色居然沒有斑駁褪色,僅有的一點點暗淡也為它增添了時間的美感,但是總體來說,比起大部分人認知的「古董」,它實在是太鮮艷了——現如今聯邦的電視古裝劇都不敢用這樣鮮艷的道具——衛煊電視劇看得少,還是和帝國作戰的時候查了帝國的資料。目前所知的人類居住的星球,就是帝國那邊,在沒有進入科技時代,最顯眼、亮眼的顏色也是金子和銀子打造的,除了貴夫人們用的珠寶首飾,甚少能在生活中看到這樣鮮艷的顏色。

舊時代尚且如此,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帝國更是拋棄了大部分以前的工藝,很多東西漸漸與新物品接軌,到了現在,哪怕是皇室,祭祀用的古老器皿也未必有這樣艷麗的顏色。

因為帝國是整個人類社會中大範圍保留了古代生活方式的群星,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以他們那邊的古裝電視劇的扮相為自己對「古代」的認知。駱清逸指給他看的燭台,要是放在大眾面前,估計得被群嘲「假貨」。

第23章 二十三

「畫琺瑯的工藝是在地球的早期還分大洋大洲時歐洲工藝與華夏原有的工藝相互結合而成,早期歐洲各國也有它們的身影,不過大部分隨著移民浪潮消失了。」駱清逸感慨著說道。

「說起來,從地球移民出去的各個國家,竟沒有文物遺留下來?」衛煊忽然想到,早期從地球移民出去的地區國家少說也有上百個,隨著他們逐漸與聯盟同化,不僅語言和習慣消失了,那些他們當年從地球帶出去的東西也不見了蹤影。

「從太陽繫到銀河系,到外星系,再到新的星球,宇宙輻射、飛船震動、空間點跳躍時的擠壓、新環境的改變等等都會對文物造成一定的傷害。只不過當時『外國』的科學家們認為除了華夏,大部分國家的歷史很短,他們推測他們的文物應該能在當時聯盟的幫助下保存得比華夏要完好,要久。」駱清逸輕嘆了口氣,「早期那會兒其實也沒什麼事。」

當時離開地球的上百個國家,對自己國家的文物真的保護得很好,他們在轉移的過程中花了十二萬分的心思,以確保它們在運輸過程中不會遭到任何的損毀。但是對於這些上了年紀的文物來說,最好的保護其實就是不要長期運輸、大範圍搬動,而且聯盟幫忙尋找的新星球或許適合人類居住,卻不一定適合文物居住。

在他們移民的前幾百年,這些文物都還好好的,可是五百年一過,仿佛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各國文物開始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壞。僅僅二十年內,「移民」的文物十不存一,竟是相繼「死了」。

可惜的是,當時地球人已經和聯盟混血而居,他們開始踏上聯盟的政治舞台,在星際中施展自己的抱負,他們有了更大的使命、有了更需要探索的世界。

於是地球人和聯邦人的界線就開始模糊,早先移民出去的國家也不再是以國家而居,他們相繼融入了宇宙之中,學習他人的語言和技術,嚮往著更廣闊的未來。

從一個小星球上帶來的「過去」,就沒有那麼重要了。畢竟人類已經同組聯盟,再也沒有「國家」的概念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