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走的時間長,安德魯想要和駱清逸說說研究的事情,但是一想到所謂的踏青算是華夏不大不小的活動,便知趣的另起話題,詢問有關圓明園的事情,問為什麼稱為「舊址」,他以為只不過是一個什麼紀念區域,誰知道駱清逸談起它來如數家珍,從它的誕生到它建築風格等等說得一清二楚:「後來曾在戰亂中遭到焚毀,是華夏文明史上最慘痛的過往,裡面數以萬計的珍寶被掠奪、燒毀,進入舊科技時代,華夏人曾就『是否修復它』爭吵了很多年,後來進行了部分修整,但是也只是冰山一角。」
安德魯往車窗外望去,他並沒有看到什麼殘檐斷壁,倒是看到了不少精緻的建築,很有他所了解的華夏的風格,他猜測著應該是附近人家的建築,便收回了視線,繼續聽駱清逸說。
「地球進入星際時代,大部分地球人都移民了,『留下遺址作為警示』的作用也不大了,在經過數十年的計劃以及準備後,我們開始對圓明園進行復原,耗時200年八個月十四日又二十一小時的華夏時間,將我們能找到的所有圓明園的資料完整復原。」
他們又一次體會到了華夏人的瘋狂。
他們原本以為華夏人要花費很長的一段時間去為一座宮殿慶生已經夠奇怪了,沒想到他們不聲不響地用兩百年的時間去復原一座園林。
而且修復的時候華夏處於什麼年代?那會兒地球與聯盟打得火熱,所有人都渴望融入聯邦,得到更先進的科技、完美的基因、豐富的知識,那會兒就算基因改造了,但是也沒辦法讓平均年齡80左右的地球人一下子全部把壽命拉長100年。真的要與聯盟壽命同步,在基因改造的基礎上,一代一代地適應,地球人至少要到第三代才能跟上聯盟的步伐。
也就是說,在那個長達兩百年的工程里,為此忙碌的華夏人至少換了3代。
他們是怎麼忍住外星系對他們的吸引力的?
想到這一點,安德魯教授覺得頭皮發麻——或許華夏人的基因裡面真的有問題,如果能找到這個問題給駱清逸對症下藥,是不是就能讓他對外星系更著迷一些?
他也是被駱清逸弄得沒辦法了,有那麼一瞬間真的想建立一個研究華夏人的基因結構的課題。
安德魯陷入沉思之後,車子內的氣氛就沉悶了許多,有人受不了這樣的尷尬,便問道:「駱院長,還有多久能到,我們已經開了半個小時了。」這車子的時速不慢,怎麼那麼久沒到目的地。
駱清逸道:「我們已經到了啊。」
「咦?」這下子所有人都往他這邊看了過來。
「早十分鐘前我們就已經進入圓明園了,」駱清逸指了指車窗,「如果是平日來參觀圓明園,我們得從大門下車,慢慢走進來,但是今天是校級活動,園方答應我們驅車進來,不同的專業前往不同的區域進行活動。」
有人心算了一下車子的時速,有些遲疑:「這個公園修復之後又擴建了嗎?」
「全部按照已有資料進行修復,350公頃,沒有進行更改,找不到資料的要麼空置,要麼在不影響整體的情況下另做處理。」
有人倒吸了一口氣,怎麼也想不通當時華夏是怎麼在人口爆炸的年代將這些土地留下來的,就連剛剛歸降聯邦的帝國,這些年也漸漸為了發展推倒了不少古建築,而華夏……
這是有病吧?
駱清逸並不明白他們所想,車子停下來之後,他便率先下了車,然後對著還坐在狹窄空間的眾人,露出一個驕傲的神色:「歡迎大家來到萬園之園。」
從懸浮車走出,入眼的便是高門紅牆,簡簡單單,沒有太多的紋路,殿門已經打開,能看到裡面有一個院落,而後才是正殿,他們眼前的建築很有華夏的風格——正方體,四四方方,規規矩矩,單調而不具備浪漫色彩,倒是很符合星球的帝制時期的落後審美。
轉過身,卻有高大的道旁樹與奼紫嫣紅的花卉肆意生長,旺盛的生命力讓不少鳥雀聚集其中,啼叫頗具樂理,心情還算不錯的他們硬生生從中聽出了歌唱般的調兒。
一邊是莊嚴肅穆的宮牆,一邊是張揚活潑的園景,兩種風格共處一處,原該矛盾而滑稽,然而卻沒有人能找到挑剔的詞語進行評論。
動與靜相形益彰,啼叫聲高一分會顯得嘈雜,紅牆矮一分則顯得荒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