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聯邦第五自治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引用裡面附贈了連結,衛煊點進去,看到的是駱清逸發出的一篇文章,衛煊看得艱難,大半天才知道這篇文章的意思。

駱清逸詳細分析了華夏加入聯邦之後遇到的困境——那會兒「落葉歸根」和「家庭團圓」的思想還非常重,老人們不願意走,年輕一輩們大部分要跟著留,因為放棄移民,他們大部分人留在了地球上,文章里提到的「那些看著我們的先祖們」是衛煊無法理解的,他把它翻譯成華夏人堅信祖先有靈,時刻看著他們。

不願意走的華夏人花了數百年的時間治理地球環境,在治理環境的同時,他們要適應基因改造、完全沒接觸過的星際語言、星際文化、星際人的觀念等等,在地球的生態終于欣欣向榮,年輕一輩開始走向宇宙,又因為大部分人不夠「敢想」,只好虛心學習,這一學就花了兩到三代人的時間,在這個時候,華夏人已經開始漸漸走進聯盟的各個領域,只不過幾個乃至十幾個人在幾百年間斷斷續續的貢獻,對於聯盟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

而眼看著華夏人正要人才輩出,在聯盟掀起浪潮時,華夏迎來進入星際時代的第七百年。

七百年前,仿佛是老人的時間走到了盡頭,華夏故宮中收藏的文物出現了大規模的損傷,眼看著就要如同之前被地球各國帶出宇宙的文物那般灰飛煙滅,整個華夏陷入高度緊張,那一段時間,華夏人幾乎困守在了地球上,多少人放棄考第二大學的機會,甘願一生留在地球,身心都投入了與時間、歷史的抗衡中,終於盡最大的努力保住了故宮的館藏。

華夏進入星際時代這麼多年,被華夏人分成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絆住華夏人的手腳,而如今,華夏終於能以最完美的姿態走向宇宙,並且有自信能吸引聯邦人的目光。

駱清逸最後說:一千年前,地球驟然迎來星際時代,我們被無垠的宇宙、廣闊的星空、新奇的知識沖得失去理智,所幸我們有祖先護佑,讓我們在新時代的浪潮里穩住了沖向宇宙的衝動,如今,我們不再有環境問題,新的知識不再讓我們茫然,我們能跟上宇宙的發展、人類的思考方式,我們終於能在最合適的時代帶著最悠久的文明,最美麗的文物,最珍貴的知識走向聯邦,是時候讓宇宙看向華夏了。

衛煊的呼吸一滯,無法控制地抬頭,看向還在沙發上看出的駱清逸。

男人目光專注,眼帘微垂,周身散發著柔和的書卷氣息,修長的手指時不時輕點書脊,整個人專注而認真。

這樣一個全身都在詮釋「儒雅」的男人,讓衛煊實在無法將他和網上這篇「讓宇宙看向華夏」的作者聯繫在一起,就如同整個聯邦,必定沒有人能將華夏和「霸氣」聯繫在一起。

這是一個神奇的民族。

而此刻坐在衛煊眼前的,是最神奇的人。他明明就坐在那裡,翻頁間隔都長,卻還是讓他忍不住將目光放在他身上,想要把他的動作一個不漏地記下來。

或許是他的目光過於灼熱,駱清逸終於意識到不對勁,轉過頭看向衛煊的時候,就看到衛煊面前沒來得及關閉的論壇。

發現他的目光,衛煊匆忙關掉了虛擬頁面。

太尷尬了,在作者本人面前看作者的文章也就算了,還去看別人的評論解析。

駱清逸倒是沒在意這些,他看著衛煊眼中的尷尬和迷惑,輕笑著問道:「我寫得誇張了?」

「不,」衛煊並不想告訴駱清逸自己看到這篇文章的震撼,想了大半天,才終於找到一個話題,「我只是看了之後在想,當初華夏選擇不移民,是不是還有別的隱情。」

「『我們有祖先的庇佑』嗎?」駱清逸想了想,「這是一個傳說,並沒有文獻記載,只是老人傳給小孩,然後一代代傳到今天,據說在地球進入星際時代的前後幾個月,當時也是故宮整歲生日,國家領導人參觀故宮生日宴,有位先祖靈魂直接出現在了他們面前,說是有感華夏子孫即將離開故土,祖先靈魂紛紛甦醒,挑選其中一人來到人世間,看看故土河山和子孫後代,要將所見所聞帶到地下說給其他人聽,當時全國直播,這件事想壓下去都不行,據說後來國家選了一個人給那位祖先的靈魂做導遊,讓他們看看百年後的華夏,當時華夏人本來就敬重祖先,知道祖先靈魂還在,加上故宮又搬不走,就選擇留在地球上。當然,早在舊科技時代,科學家們就明確表示沒有鬼神,所以這個傳言被認為是老人們不願意離開故土而編造,口耳相傳,故事說多了說久了,神話色彩濃了,就變成神話故事了。」只不過華夏的神話故事向來能被學者引用,駱清逸用它來說成「先祖的庇佑」,也沒有人會覺得不對勁。

在外人看來,華夏人錯過了最好的融入聯盟的時期,但在華夏人看來,如果當年真的匆忙進入宇宙,帶著當時的國寶們進入太空、跨過空間摺疊點,經歷輻射、震盪、新環境的腐蝕,也許三百年前那場國寶浩劫真的會讓人束手無策。

那樣的話,如今聯邦的扶桑零件、51274零件,甚至更多衛煊還未發現但是應該已經存在的由華夏珍寶而產生靈感從而誕生的零件,可能都不存在了。

與其說「華夏先祖」庇護的是華夏人,不如說他們保住了宇宙的發展契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