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十分矜持,淡定地說:「要要要!!!」
「……」
於是駱清逸便帶著十多位有空的兵哥前往機甲學院——邊走便給機甲院的院長發信息,說是自己給他帶去了實驗助手,讓他趕緊把之前那個課題機甲拉出來溜達溜達。
十來分鐘之後,他們到了機甲學院。
聯合大學的機甲學院有專用教學區、實驗室以及實操演練場,整個分學院占地面積非常大,單獨分出去也是一個中等偏上的大學校園占地面積。
華夏人一直緊跟政府政策,政府有什麼指示從來不會陽奉陰違,所以上面撥下來的給機甲類專業的款從來不曾剋扣,甚至在很多政策上都會給這個學院開便利通道。
所以這裡風景優美、教學器材先進、練習場地遼闊,重點是因為這個學院的學生比其他機甲學院的人少,所以享受著充裕的學習資源——包括上機甲實踐的機會——參觀團隊裡有幾個兵哥屬於「好東西都是下一屆的」的命,他們畢業那一年,心心念念好幾年的新型全息模擬倉投入使用,權限僅給了在校學生,還不允許身份外借,所以教育資源傾斜這一點上上哪怕是機甲學校畢業的兵哥見了都要紅了眼:「要是把占地面積再擴大一點,不說師資,就環境這一點就能和首都星大部分機甲大學爭個勝負了。」
所以他格外羨慕能享用他在校期間沒有用過的器材的學生們。
尤其是在聽駱清逸說因為今年機甲學院的新生再創新低、每個學生想要練習的時候預約仿戰機甲訓練、研究不需要排隊,機甲想拆就拆時,兵哥幾乎想退役重考大學。
他們到的時候正值幾個班活動的時間,整個學院分區很熱鬧。
一個大訓練區聚集了一大群學生,兵哥們一眼看去,這些學生中能讓他們肉眼分辨專業的至少有4個——駕駛機甲的(場地里有不少機甲在行走、對戰)、維修的(他們聽到了不少學生在討論這些機甲的動作會造成什麼損害,應該怎麼修)、零件研究的(智能機投影上能明顯看到十多種大大小小的零件)、能源研究的(正在掃描機身,屏幕中顯示能源消耗)——這也是機甲學院的一大特色: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幾大專業的學生組隊模擬訓練,駕駛專業的負責測試機甲實用性,然後維修專業在他們停止之後對機甲進行維修,零件研究專業的則趁此機會測試不同零件對不同機甲的效果,能源專業則開發、研究機甲能源,儘可能實現小能源大作用。
帶隊的老師也比較多,粗粗算來,至少7個,每個身邊都圍了幾個學生。學生們或是面前豎著智能屏幕,或是用最原始的筆記本在記錄著信息,看著這熱情勁兒,怎麼都不像這個專業在華夏不受歡迎。
駱清逸帶著人去打了個招呼。
「還招架得住嗎?」他打趣著問道。
被纏著問了十多個問題的男老師裝模作樣地擦了擦額頭上不存在的汗:「你要是不來,我就要交代在這兒了。」
「哪有這麼誇張,」駱清逸笑道,「我瞧著他們挺可愛的。」他指著剛剛把自家帶隊老師圍在中間快一個小時沒讓人家有空解決生理需求的學生們說道。
因為經常去文史學院蹭課,這個學校就沒人不認識文史院的老師,此時一聽駱清逸的誇獎,一個個羞羞答答地紅了臉,和剛剛為了一個零件數據大打出手的樣子大相逕庭。
「你就別誇他們了,再夸就要上天了。」被圍困許久的霍明輝反手就把他推了進人群,「剛剛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呢,我記得你輔修過,你來和他們掰扯掰扯,我去那邊看看。」說著便朝剛剛停下戰鬥的機甲衝過去,走到一半又退了回來,盯著駱清逸身後的兵哥們雙眼發光,「這幾位是?」
「速成班的學生,再過兩個月就能換防了,帶他們來看看你們的研究呀。」
霍明輝雙眼發亮,把資料懟到他手中,「你先看著,我去讓他們準備。」這次是真的轉身就走了。
駱清逸莫名其妙地接手了討論數據,一低頭,被練習本上俄羅斯套圈的記錄方法弄得兩眼發昏,半晌才看明白上面的意思:「這是在討論『榫卯封閉』的詳細數據,已經做出來了嗎?」
「我們和建築系的學生討論過,一致覺得可行,就是需要實踐。」學生們兩眼發光,點頭道。
駱清逸看了眼場內的機甲:「你們已經裝上去了?」
「5號和7號極都有,老師幫我們申請到了學校能分配到的最高級材料,就是不知道具體效果,而且我們也不會拆。」學生們沮喪地說。
駱清逸眼前一亮:「這好辦,我們現在就有能幫忙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