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聯邦第五自治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家裡只有他和衛煊在,安靜的客廳中只有新聞的聲音是熱鬧的,駱清逸散漫地坐在地上,便聽實況新聞邊修改實驗書面報告,面前是虛擬屏幕,手邊散落了一地的紙質文件。衛煊坐在他身邊不遠處的沙發上,腿上擱著一本厚厚的書。

直播間裡,主持人還在介紹:「此次華夏政府邀請四星政府人員參觀『空谷天文基地』,這個天文基地是地球目前所存最為久遠的天文基地,據說是華夏進入星際時代之後將幾百個國家的天文實驗數據整合在一起之後建成,千百年來依舊在維持工作,並且為人類尋找同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想請問一下特邀嘉賓李教授,您覺得華夏政府在會議期間安排的第一站參觀點為天文站寓意為何呢?」

接著是一道溫文爾雅的聲音,說話較為慢悠悠,但是咬字十分清晰:「這個天文站對華夏來說,是極為特殊的存在,當年,就是這個地方的接收器接到了來自聯邦的信號,從此打開了地球的星際時代。而我們相信,在這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依舊會存在我們還未聯繫上的人類同胞,我們期待和聯邦一起迎接更多的同類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中。」

「這真是一件值得浪漫並且鼓勵我們期待未來的事情,李教授,我們有個小道消息還說,這個空間站可謂是『歷史和現在』齊聚,你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當然可以,地球公元1974年曆,人類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單面射電望遠鏡,自此地球人開始向宇宙發射各種信號,我們懷揣夢想,希望鄰星友人發現我們的存在並且主動與我們聯繫。」

「公元1974年?那可太遙遠了,據說那是地球才進入科技時代沒多少年,你們那會兒就不怕接收到信息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嗎——您知道,好幾個星球就是這麼被星際海盜摧毀的。」

「是的,後來地球曾經興起過一段時間的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影視,很多人都想追回自1974年起發向太空的信號,擔心那些電報一旦被解碼,我們會迎來滅頂之災,地球人就這樣,懷著對未知宇宙的擔憂與期待,迎來了星際時代。上百年間,我們發送了數萬條信號,早期發送的到達目的地需要上萬年,回來應該也需要上萬年,但是越是發展,我們發送的信號的速度就越快,而且向我們發送回信的星球的電波速度似乎也在加快,直到去年為止,我們已經收到了60封『回信』,除去49封回信出自友邦,5封回信出自星際海盜,剩下來的6封,來自我們近幾百年內新加入的新星球。」

衛煊突然抬起了頭:「自第五顆自治星落實後,宇宙中新發現的存在生命的星球不過15顆。」

其中有2顆小星球十分不幸,被發現時還處於封建迷信時代,被星際海盜利用得徹底,如今已經被占領了——並且仍舊把能乘坐不知名物體上天的星際海盜當做神祇,無論是聯邦還是帝國,都沒能突破星際海盜的防線把這兩顆星球解救出來。

還有3顆出自帝國境內,也是在戰爭期間被發現的。

被當時的聯盟納入援助範圍的一共有10顆,難不成其中6顆都是地球發現的?

直播間整個都被彈幕淹沒了:「我們小學歷史課上就有,1800年前,天文基地接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號,破譯用了整整50年,後來戰戰兢兢發了個回復之後就沒信息了,然後,1200年後,我們星球迎來了星際時代……」

「坐標M1572星團,我們星球就是聯邦書本上的『最年輕的加入者』,據說我們在2300年前接收到了好幾封『交友電報』,破譯用了12年,設置回信用了5年,如今我們加入聯邦,才300年。」

「……」

「我們難道收到的都是地球當年發出來的信號?」

彈幕都被震驚了。

直播節目中,李教授眉眼間都是笑意:「地球曾經曾經迎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革,我們懷揣擔憂與希冀,慶幸的是我們迎來了友善的同胞們,地球曾經向宇宙發出上萬份電報,在接到回信前,我們不想要停止它,希望未來聯繫上的星球,也能得到華夏曾經得到的待遇。」

大家都被華夏人這種「只要我天文台不關閉,我就能等到當初發出去的上萬封電報」的自信驚呆了。

駱清逸靠近衛煊:「學一個新成語如何。」

衛煊低頭看向他:「?」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不遠處的投屏上,透過重重彈幕,穿過直播間三位端坐的主持人,那碩大的天文站中,現場混亂的驚呼聲里,一個接收器驟然抬頭,發出預約的鈴聲。

第74章 七十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