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聯邦第五自治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次他們遊玩的不是華夏的名勝古蹟,而是臨時空間站的建造場地。

於是原本只有華夏中央台直播的空間站建造場,迎來了好幾撥記者。

當那一眼望不見邊的試驗場地出現在直播間時,不同頻道的彈幕不由自主地頓住了。

那是一個什麼樣大場面?

它嘈雜——無數人員正在場地中發布號令,他們主宰著這個臨時空間站的走向;它混亂——機甲材料、鐵骨鋼筋、光腦設備、綠葉植被等等堆放在一角,面前只用了一塊牌標上①②③④。

矛盾的是,它又十分安靜——除去發號施令的專家人員,工人們總會在接受指令的下一秒開啟工地機器人,然後結伴離去,場地上只剩下機械的衝擊聲和機器光腦的相互問候:「1階段數據無誤,已向 0120號發送反饋報告。」「0120號收到,新數據已生成,群發第7小群……」「收到。」「收到……」便再也聽不到哪怕是一丁點人類交談的聲音。諾大的場地中,明明那麼多人忙碌穿梭,卻又像空無一人般安靜且空曠。

同時,這個場地又是有序的——所有運送過來的材料都被分門別類,以號碼標註,在調取材料時,不僅僅要過光腦審核,還要由負責人核對數據無誤才能簽字出庫。這樣雙倍的審核原本應該增加勞力,可是各材料堆放處排隊的人從來不會超過三人,讓人看得嘖嘖稱奇。

跟隨代表團來的記者們想要找個人採訪卻又無從下手,好不容易趁著一位聯繫人停下來喝口水的空隙,正要帶著懸浮攝像機往前,卻見旁邊竄出來個不速之客。

「我們現在看到李先生已經完成一部分的工作,現在正在休息,李先生,我們能看看您的計劃表嗎?」那是一個所有記者看了都會皺眉的記者——他穿著十分隨意,沒有西裝沒有領帶,只是一件灰色體恤,看上去不像個正經記者,倒像是網絡自媒體的那種。

那位李先生一邊喝水一邊將自己面前的屏幕轉了個向,示意他隨意看。

記者從自己的包里給李先生遞了點小零食,示意同伴把焦點對準屏幕:「各位觀眾朋友,我們現在看到,所負責的空間站右翼區域部署已經全部布置下去,據我們剛剛在B區得到的資料,右翼下角的軟形態組織應該是1個小時之前才敲定下來的,但是我們看到李先生的任務欄中,軟形態建造所需特殊材料的申報已經得到批准並且發回,也就是說材料E區域102號倉庫在接下來30分鐘之內就能開啟了,哦,建造機器人已經把右翼區域的建成估算時間發過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

來到這個區域的人都是帶著翻譯器的,大伙兒自然能把對方說的話聽得一清二楚,但是聽得到是一回事,聽明白了是另一回事……

而且……特殊材料申報批覆那麼快……說出去誰信啊?

記者們面對著彈幕中密密麻麻的「華夏記者說了什麼」的詢問,都沒好意思讓機器進行實時翻譯。

實在是這種話翻譯出來,被小的只會是他們。

網友們不開心了,紛紛大罵自家頻道記者工作效率底下,一邊翻牆爬華夏的直播頻道。

誰知道一向對著外網門戶大開的華夏中央台直播間這一次就像是故意要惹人著急似的,第一批網友弄了老半天進不去,跑到論壇發帖一問,才知道自己不是第一個進不去華夏中央直播間的人。

【華夏的中央直播間和中央論壇以前不是隨時大開的嗎,離銀河系近一些的星系加速器和信號接收器都不用換,隨便進出才對啊。】

【我好奇死了那個記者滔滔不絕說的到底是什麼,我們這邊的傻逼記者反應慢就算了,外出採訪的基本素養也忘得一乾二淨——他居然沒有開語音和字母轉換】

【同一個世界同款記者,慶幸華夏中央台自帶字幕轉換功能,只要我能進去——今天網絡怎麼那麼開,我已經開了超級會員了!】

【樓上別吵了,剛剛有技術帝冒頭了,直播平台沒問題,你們的超級會員也沒到期,接收器也沒壞,出問題的是平台觀看人數【直播平台人數截圖】】

底下的問號直接占了一頁之多。

【上億的用戶?華夏台終於懂得刷流量了?】

【不,這是有效的實時用戶,不是流量。】

【華夏人瘋了?上億人集中在直播間看這玩意兒,這會兒不是華夏那倒霉催的集體假期吧?】

【我靠,各位,我跟你們說一件恐怖的事情,我這邊離華夏比較近,能接收到他們的直播間,我是從華夏首都時間早上6點開始點開的,現在是華夏首都時間下午3點,9個小時的時間,你們看看這是什麼【多個截圖對比】】

只見這個不知道哪兒來的用戶,將幾個圖片放在一起進行了對比。帖子裡的人之前都在看自己星球的直播間,直播鏡頭裡大部分主持人都是站在人群之中艱難採訪,所以剛剛各自看直播的時候沒發現不對勁。這位大哥發的是華夏直播間才有的俯拍圖,他把華夏時間6點、9點、12點、15點四個時間段偶然出現的俯拍圖湊在一起,竟讓人疑似看到了神跡的誕生過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