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夏人而言,保護歷史已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是人為的刻入血脈的執著。
安德魯教授最後看了眼回過頭和被人聊著什麼的駱清逸,終究沒有再說什麼,轉而踏上了回程的飛船。
自那一天之後,華夏開啟了新的外出通道,據說為了讓這個備用航線變得和正常航線一樣安全,他們還大費周章地清理了航線周遭的環境,又設置了小型補給站,提升了服務效果,反倒是華夏原本預計啟動的狂歡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短短几天,就沒有人再提起。
故宮與圓明園發出公告,為了更好地迎接故宮的生日,他們將徹底閉館來對即將展出的文物進行保養,同時修葺故宮與圓明園的部分建築。
華夏多地建築類旅遊場景向外關閉,整個星球對於「歷史」的宣傳低調到了讓人覺得反常的地步。
如果不是他們開始了娛樂文化的輸出,不少知道內情的人都以為華夏要躺平任由聯邦政府到時間之後直接把他們自治權移走。
3天後,原本滯留在華夏的與會人員走得乾淨,「牡丹漆」的護送人員也成功與空間站完成了對接。
開啟防護罩的時候,衛煊看到了一堆的碎片。【注1】
這些碎片在晃動之中早就混在了一起,要是有不識貨的人進來,估計能把它當成老舊的破碎瓷器,眨眼就能把它扔到垃圾桶裡面去。
防護罩開啟之後,衛煊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看到部分碎片在化為齏粉——他知道,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一旦碎成粉末,基本上怎麼都不可能修復了。
空間站的攝像頭完整地記錄了這個畫面,它將忠實地記錄下「 牡丹漆」從回到太陽系開始的所有變化,萬一日後真的無法修復,也有視頻見證了在場所有專家的努力。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變化停止了,碎片在昏暗的光線中似乎被渡上一層薄薄的霧,格外朦朧。
工作人員往碎片上噴上一層試劑,之後將它小心翼翼地放進了儀器艙中,整個過程全部由老師傅們完成,連駱清逸這一代「優秀的接班人」也因為「過於年輕」而被嫌棄,更別提他們帶來的幾個見習的學生了。
但是這些學生們對此完全沒有意見,事實上,從容器打開的那一瞬間他們就激動不已,在看到那堆碎片的時候有點難過,但是專家們很快對碎片的狀態進行了評估:「能修。」
之後他們就又恢復了激動。
「這個儀器艙是對其進行『風化加速』的,」駱清逸在一旁對他說道,「和虛擬網絡上的『時間房間』是一個原理。」
虛擬網絡上有一些網站建立是針對「時間」的,比如房間裡一天相當於現實世界的幾小時,十分方便。
不少人都使用這些房間進行記憶類訓練,也有人在期末考試之前、面試之前進去試圖臨時抱佛腳或者加強知識記憶,只不過這些「時間」並不是說調整就調整,與現實世界太大的時間差會影響到人的大腦,曾經有個學生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大學時間幾乎都在玩耍,幾年之後達到所在大學最晚畢業年限後上虛擬網絡開了「時間房間」,調成了1:12的比例,在裡面呆了5天,出來之後只來得及笑著說自己考試絕對沒問題了,就因為大腦負荷而進了醫院,之後一睡不起,錯過了期末考試,學校連個結業證都沒給他,聽說出院後重新參加考試,報考了別的大學,也不知道後來怎麼樣了。
「雖然裡面的不是人,但是你們考慮過它的負荷問題嗎?」「時間」是最公平的存在,任何想要偷取時間的行為,都會有不可預估的後果。
「會老化。」駱清逸點頭,「可是對於文物來說,『老』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人類過度使用時間會造成大腦運轉過度而老去——現代醫學能攻破很多人體疾病,唯一不可逆轉的就是大腦的老化——大腦老去之後會讓人體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文物老去,卻會產生更大的價值。
「以前我們修復一件文物,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我記得我看以前的紀錄片,很多老師傅一生都在修復一件文物,甚至有的文物需要好幾代人的傳承修復,比如給一件文物刷漆,需要等它干透、再刷新、再等它乾燥,如此反覆數月,可是現在有了它,我們就可以把這一道程序縮短在一個月或者幾周之內,我之前看了不少有關這個儀器對於文物修復的作用的論文,老師傅們已經試驗過很多次了,絕對沒問題。」
很快,衛煊就跟著駱清逸一起見識到了這個儀器在老師傅手中的作用——華夏修復文物專用的漆具有保護效果,將文物浸潤在這些漆裡面能保護文物的結構成分,使得它不那麼易碎。
老師傅們先是給它鋪了薄薄一層:「一般情況下,它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將修復漆完全吸收,但是我們現在可以調整它。」僅4個小時的儀器運作,漆器碎片就將修復液吸了一乾二淨,之後是長達2小時的「時間風化」,等師傅們戴著手套將碎片拿在手中的時候,之前不需要人碰就不斷地碎成粉末的碎片一點沫都沒被摩擦出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