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聯邦第五自治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們上報給首都星的那幾個原始星球的情況十分特殊,星際宇宙史上從來沒有沒進入科技時代就融入宇宙環境的星球,就算之前帝國星群還在的時候,也是在王權時期發展了科技,而後以帝制進入的現代化,但是那幾個原始星球是實實在在的冷兵器時代,這樣的星球又被掏空了很多礦產資源,按照人類歷史的相似發展,他們會在發現科技的年代絕望地意識到,他們需要拿來發展的東西,在先輩時代就已經被掏空了。

蒙昧與科學的相撞介入外力的干擾,後期會發生什麼,根本沒有人敢以此來進行實驗,所以這段時間,聯邦最頭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安排人進入這幾個星球和上面的領導人進行干涉。

衛煊此前就有帶隊在附近巡視,防止星盜和羅納爾的餘孽進入其中搞事,也在等著下一道命令,看看是不是需要軍隊為前往交涉的負責人提供安全保護。

但是現在不用了。

「華夏政府提供了一份詳細的預案,說是能把這件事解決,首都星這邊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同意申請,華夏那邊有軍隊會協同前往,我們受到命令回調首都星,暫時修整。」

駱清逸垂眸片刻,才笑道:「也是,如今也只有華夏那邊能出一份方案了。」

聯邦是有針對新加入的星球的幫扶策略,並且在發現其星球達到一定的科技水平之後,會傾很多物資幫助新的星球,但是對於那幾個原始星球,估計沒有過任何的方案,但是華夏不一樣,華夏是至今整個聯邦對各個星球的歷史記錄得最齊全的星球,不說別的,就華夏人就有過悲壯的被從農耕文明強行拉到科技文明的歷史,這麼多年,史冊扔記載得清楚,史學家仍舊為此而心疼不已。

地球上至今有史學家在研究歷史,不僅僅是華夏的歷史,自從加入聯邦之後,華夏專門建造了一座歷史圖書館記載很多星球的歷史,這些歷史有紙質檔案,有電子檔案,駱清逸曾經在首都星求學的時候親自確認過,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史冊能媲美華夏的歷史圖書館的完整,更別提對其的研究了。

不僅僅華夏,別的星球,別的民族也出現過農耕和科技的強烈碰撞,這些碰撞在各個民族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是農耕文明終究不如科技時代精彩絕倫,大部分人加入聯邦之後,就更願意著眼星辰大海,探索宇宙深處的秘密,很多史冊越來越薄,最終也就成為了一兩句內容提要般的簡寫。

華夏的歷史圖書館遠離主要活動區,很少被外人所知,任何一個知道它的存在的人都曾經嘲笑它的無用之處,若不是這座圖書館的建成不曾動用過聯邦的一分一毫,估計這份笑聲還得再添上點什麼。

誰能想到呢,它默默佇立在地球上上百年,而後竟然在某一天,為聯邦解決了一個極大的難題。

當華夏代表將一份完整的,有歷史依據做參考而制定的方案提到聯邦政府會議桌上的時候,最看這顆自治星不順眼的人都沉默不語,為其震撼。

只是華夏代表卻誤解了他們的意思,以為這份方案不合格,還拿出了好幾份備份:「若是不合適,我們還有幾份按照多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為參考而制定的方案,各位要不要再看看?」

而那些民族有幾位後人都坐在會議桌上,他們甚至已經不知道自己民族有過這樣一份壯烈的史詩,還能在若干年後成為別的星球的拯救計劃的參考樣本。

華夏所提供的方案最終得到了一致的通過,而那邊甚至沒從聯邦帶走多少人,只要了很多的物資,打了武器調動的報告,就帶著人匆忙行動了。

直至衛煊接到通知要返回首都星,華夏的負責人已經帶著大量的軍艦和物資趕來,實在是一秒都沒耽誤。

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

有人接手原始星球之後,聯邦軍隊只留下了一些防衛,大部分人都已經撤離,為了讓收回羅納爾星球的自治權這件事顯得更理直氣壯,爭取讓全聯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好能傳到最偏遠的星區,聯邦政府將救助其星球的行程公布得清清楚楚。

聯邦人撇去戰爭,如今最為關心的就是這些星球的救治,聯盟時代,無論是聯盟還是帝國,都極為重視對此項事跡的宣傳,甚至教科書上都一再強調這類事跡的重要性。

雖然有人曾經抨擊他們一邊打著動輒毀掉大半個星球生態鏈的大戰,另一邊把人的生命吹得如此高尚,值得傾盡資源救助這一種行為很虛偽,但是介於這樣的聲音無論是聯盟還是帝國都出現過,最後被歸類與星際海盜雇水軍對他們形象的敗壞。

現在帝國沒了,聯盟成了聯邦,這樣的聲音又一次重複出現了。

只是這類聲音還沒成氣候,大伙兒就被公布出來的數據驚呆了。

如今存在教科書的「舊科技星球」描述過大部分沒進入星際時代會是什麼樣,但是好歹有了通訊設備、有了電力、能利用水利、交通設施也應該貫穿海陸空三個地方,刀耕火種的文明只存在於部分星球的冷門書籍裡面,很多觀眾還是從電視劇或者電影或者小視頻上知道沒有科技之前人應該怎麼生活,但是那也只是個大概,就算是歷史系的學生,也不會學到過於詳細的歷史,大概就是「基本上所有的星球都會經歷一段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慢慢出現科技,有的星球會出現流血革命,而有的星球則會緩慢地發展」,最多一節課就會總結完這些內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