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玘人都死了。她若早些為了南玘籌謀也就算了,如今走到這一步了才知道後悔,愚不可及。」
頌意頷首請示道:「是否需要命人搜捕姜冉,將她帶回處置?」
彤華道:「只怕昭元指著她去對付隱靈海,一時半會兒放不開手。」
她擺一擺手,道:「我也不是頭一次提醒她了。既然如此,那就除去她的使官身份,逐出璇璣宮。今後怎樣,且都隨她。」
彤華順手攤開那疊奏報,快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手指在尾頁的邊角處點了點,思索片刻方喃聲道:「盧家的兵馬都調進南國境內了,那大昭派兵,他們打算怎麼應對?」
昭元總不至於那麼沒有分寸,處理隱靈海也就算了,總不可能幫他們去對付凡人的軍隊罷?
南方那些錯綜複雜的勢力太多,南玘雖然勉強可以壓制,但是碰上這樣的特殊時候,他們必然也會想設法反撲,趁亂生事賺點好處。
原景時突然在南國舉兵,雖然有天子劍和九國璽在,名號是好聽些,但在那邊的名聲難說。那些在南國盤植已久的勢力,根本不會希望有外人橫插一手來侵犯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只是想要穩定南國境內的局面,都其實很有難度。盧遂良能帶走的兵士不會太多,原景時根本不會分配他們再去對付大昭的南下之軍。
大昭此次派來的主帥原澤舟,年紀是輕些,但在東境也與海寇練了幾年的兵,作戰經驗是不缺的。雖是異地作戰,但勝在他性情沉穩,不會貿然用兵,所以並不好對付。
原景時必然會想其他辦法來解決的。
「原景時沒有任何聯繫外界的異動嗎?」
頌意聽見彤華發問,也開始思索:「內廷有監管人間的記錄,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我們的人也盯著他,除了在南國境內的征戰以外,不曾見過他和什麼人有聯繫了。」
他立刻請示道:「我命人去加強他身邊其他人的監管,看看是否和其他勢力有所接觸。」
彤華應允了頌意此言,又提醒他道:「你多注意下大昭境內近來的風向。」
原景時不會不知道盧遂良叛變之後,原承思立刻就會派兵,但他還是如此做了,並且心無旁騖地處理南國境內的事,就像根本不懼內外夾擊一樣。
大昭的軍隊一旦越過南境,那任他有通天之才,也是無能為力。但如果能在大昭南下之前就解決此事,那就不一樣了。
頌意領命而去。除了監管原景時的動向以外,坐鎮後方監管大局的原博衍和顧均,掌管財路動線的陶嫣和陸聿,上陣出征的鐘琰娘和盧遂良,還有他麾下其他將領,全部都受到嚴密監視。
在彤華指派傾城好好料理了那些屬族幾日之後,頌意終於帶著消息重新來見彤華。
「大昭南方的余州之內,經由南境動亂,漸漸傳起當年原氏身為人臣,卻謀殺主君薛定從而奪取天下的傳聞,開始討論起天子劍和九國璽才是帝道正統。」
又是用風言。
古往今來,折在風言傳聞上的人有多少?一句話放出去,根本控制不了之後流傳的動向,即便開始會有人刻意引導,但最後會落到什麼樣的結局,誰也不會有十分的把握。
這樣的手段原本就是雙刃劍。在彤華最先對原景時計劃的設想里,儘量避免了以此作為主導的可能。
但原景時這次起兵急迫,一切形勢都與計劃相去甚遠,所以在這種緊要關頭,便用上了這種辦法。
這樣的辦法少不了顧均出謀劃策。文人的筆和言,用對了,是比真刀真槍更加鋒利的武器。
他們很聰明,知道兩樣死物真正能起到的作用不大,於是乾脆扯起舊事,說大昭原氏皇族得位不正。
這句話是真正踩在了原氏的命門上。
大昭的歷代皇帝們都清清楚楚,當年的確是高祖聯合印珈藍暗殺了薛定,才將這個位置拿來的。
「余州。」
彤華目光看過文書,最後落定在有些刺目的兩個字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