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大昭那邊已經南下的原澤舟,原景時也另想了辦法解決。
他把謝以之調過去了。
盧遂良和他帶來的兵士是不能放在國境線戰場上的。那些兵士都來自於大昭,其中有不少就出生在邊境上,兩面相對,都是親人,這就沒法打了。
對面的兵士呼親喚友,這邊便是不戰而降。
所以乾脆將他們調離前線,只把南國殘餘的這些亂黨交給他們解決。盧遂良亦一同調入境內,方便統一調度這些舊部。
至於國境線上的戰事,原景時盡數交給謝以之,再把當年在望州練的精兵給他,借著密雲峽天塹,未嘗守不住。
原景時也不需要他贏。
南國一團亂,騰不出手支援他,內外同時打起來,哪邊也占不到好。只需謝以之借著地形僵持,莫要讓原澤舟越過,即可。
謝以之做到了。
世事機緣如此奇妙,他雖在十分年幼時便獲罪,一路流離到那等污穢之處,但因曾出身將門,竟也這般有征戰和習武的天賦。
原景時花了一年的時間,將南國境內收拾了七七八八。待來年初冬的時候,謝以之還好好地守著邊境。
他心知肚明,除了謝以之確實有才能,借著地勢之便守住地盤以外,兩方能僵持這樣久,還有另外一重原因。
原澤舟並沒有打算深入地打進來。
他在等。
原景時姓原,是如今的天子原承思的弟弟,而南方是大昭始終圖謀卻不得併入的版圖。
原景時將南方打下來了,其實換個角度來說,是對大昭的一樁好事。若他肯乖巧些稱臣,恭恭敬敬地將地盤交出來,提筆記錄時用春秋筆法洗一洗,也未嘗不是段佳話。
雖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原澤舟若是挑這個機會打進去了,之後再要說起,就理虧了。
所以他等。
原景時就是借著對方這個算計,所以一直沒名沒分地在南國境內收拾爛攤子。
如今南方太平了,再不能做無主之地,他前腳敢稱帝,原澤舟後腳就敢說他反叛,正好堂而皇之地向南出兵。
早晚都有這一戰,國內的局勢已經料理好,終於算是做好了準備。
原景時,稱帝了。
--
蒼洲大陸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局面。北昭南鄴,原氏一家。若是真合到了一處,那可真是前無古人的龐大版圖。
偏偏南北皇帝分明是兄弟兩個,國境線上真刀真槍地干起架來,卻也不見誰肯退讓。
大昭不退,是因為有三百年的盛世基業,錢、糧、兵,無論如何都是源源不斷。征討反賊是合情合理,為何要退?
那大鄴不退又是憑什麼?
南方之地雖不似大昭的國土廣袤,相比之下,卻也並沒有差得離譜。只是南方土地不比北方豐饒肥沃,多是毒林深山,又久經亂局,如何經得起這樣長久的消耗?
先前僵持的時候,便也罷了,如今原澤舟發起狠來猛攻,他們這邊的劣勢便露得快了。
即便是南國軍隊已被收服,又陸陸續續添了不少,到底不好抵禦。謝以之咬死牙關和原澤舟戰了一個月,戰線倒是一分沒退,只是在戰場上時,自己當面挨了一刀,被副將拼命拖到馬上才帶回去。
就近領兵的將領彭振龍,是昔年原景時在江湖上結識的綠林好漢,如今跟著他死心塌地地打到南方來,聽說謝以之這邊戰況危急,立刻就安排了布防過來支援。
趕到後一看,謝以之果然情況不好。
那一刀當胸砍下去,鎖骨都斷了半邊,雖沒碰上心臟,但傷了肺。因那一戰打得慘烈,副將將他帶回時也費了好大的勁,沒及時就醫,失血太多,若是熬不過去,恐怕都難活。
大冬天的,再暖和的地方,山里都是刺骨之寒。謝以之失溫嚴重,昏迷不醒,眼見著前方就沒有主將坐鎮。
彭振龍當即給寧都發信,告知原景時,請他的示下。
調兵、調錢、調糧,排兵布陣,改換部署,這些自然都是需要做的。原景時收信後立刻應對前線局勢,等布置完了,夜深人靜時自己看著地圖,突然久違地想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