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主萬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慢慢的,有人忍不住跟著唱了起來。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歌聲和樂聲響徹了整個營地。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長亭柳依依,傷懷,祖道送我故人,相別十里亭。

「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

……

「擔頭行李,沙頭酒樽,攜酒在長亭。

「咫尺千里,未飲心已先醉,此恨有誰知。

……

「哀可憐,哀可憐,哀哀可憐,不忍離。

「堪嗟商與參,怨寄絲桐,對景那禁傷情。

「聁征旌,聁征旌,未審何日歸程。」

第28章

奏樂同歌結束在那個篝火跳躍的夜晚,再醒來時,戰爭還在繼續。

北狄軍奮起反擊,戰火四起,戰事愈發焦灼。

而我,成了北狄人的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無數場戰鬥中,他們用盡一切辦法,付出全部力量想殺掉我。

最慘烈的一次,他們將所有兵力都用在圍殺我上。

我深陷腹地,無法逃脫。

何水根為我擋刀,被人生生砍下了手臂。

而他靠著一隻殘臂護在我身旁,死戰不退,直至被洶湧的北狄兵一刀捅穿了胸口。

黃麥子悲痛欲絕,殺紅了眼,最後擋在我身前,被北狄人的箭雨射成了刺蝟。

馬長順帶著援軍趕來時,何水根還剩下最後一口氣。

「好想……回家……吃……阿娘的……餃……子……」

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

那一年,何水根和黃麥子都只有十七歲。

戰爭如此殘酷。

無數和他們一樣年輕的孩子,用生命阻擋北狄人南下屠戮中原,把英魂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這場仗打了整整五年。

五年後,我終於收復了所有失地,徹底將北狄趕出天玄,甚至趕得比從前更遠。

北狄王親手寫下降書,從此以後世世代代朝貢天玄。

此時,萬壽節將至。

這份降書,就是我為皇帝準備的,最好的壽禮。

第29章

大軍班師回朝。

中途,我還抽空去了幾個地方。

去送遺骨。

一個是楊柳村,何水根的家鄉。

村裡的人得到消息,早早就在村外等候,滿滿當當的,足有數百人。

最中間的是何水根的家人。

我抱著裝有何水根遺骨的木盒,走到他母親面前。

她年紀不到四十,卻已雙鬢花白,滿面風霜。

這位母親伸出顫抖的雙手接過兒子的遺骨,當場哭得軟倒下去,被身邊眾人拉扯起來,才勉強站立。

「對不起……」我低下頭。

這位母親淚流滿面地看向我,張了張嘴,千言萬語,最後只變成一句話:「將軍,俺家水根……他作戰……勇敢嗎?」

我眼眶一酸,鄭重答道:「勇冠三軍。」

她低頭撫摸著手裡的遺骨盒,喃喃道:「兒……你聽到了嗎?將軍說你勇冠三軍呢……你是天玄的英雄……」

第二個地方是平田灣,黃麥子的家鄉。

行至鎮上時,路過一家羊肉炊餅,香氣撲鼻。

我買了十張餅,一起送到了黃麥子家。

在撫恤金和安葬費外,我額外給了黃麥子家人一筆銀錢。

「以後逢年過節,都給他買十張羊肉炊餅吧,我請他的。」我說。

接下來,是劉家村、馬背莊、桃源里……

凡是我能趕到的地方,我都親手將遺骨送回去。

而在我去不了的地方,還有更多將領、戰士,在做著同樣的事。

每一個為天玄犧牲的將士,都會被戰友送回故鄉。

送完最後一個,離開時,我們站在村外,遙望悠遠長空,馬長順再次吹響了他那支篳篥。

還是那曲《陽關三疊》。

樂聲悠揚,攀雲而上,直至碧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