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悟明沉吟了下,問道:「阿瑛也參與了?」
「是。」寧毓承答道。
寧毓華與寧毓閔一起讚嘆不已,寧悟明唔了聲,欣慰地拍拍手,站起身道:「時辰不早了,我們快快出發。如今我們尚在守孝,不宜大張旗鼓。小七,我也坐你的騾車前往。」
寧毓承見寧悟明等不及要體會騾車,生怕他拒絕,已經拉著車門鑽了進去,只能對寧毓華道:「大哥,二哥隨我一道坐車,怕車太重,輪軸會壞,大哥就自行坐車了。」
寧毓華道無妨,「反正有的是機會,我們先啟程。」
大家分別上了車,在晨曦中出了府門。寧悟明打量著車廂,摸著半舊的車壁,遲疑了下,道:「小七,府中不缺你的吃穿用度,你為何要如此簡樸?」
「馬車騾車對我來說,並無區別。」寧毓承坦率地答道。
寧毓閔接話道:「當時小七讓祖父給李家村添了許多頭牛犢,祖父說是要將小七的馬賣掉,小七便一直沒有買馬,改為坐騾車,騎老驢上學。」
「原來還有此事。」寧悟明揚了揚眉,說道:「可要我給你買匹馬?」不待寧毓承回答,他緊跟一句道:「除去俸祿,我從未伸手貪腐過一個大錢,錢都來得乾乾淨淨。」
說完,他又看向寧毓閔,「我並未指桑罵槐,二郎你別多想。」
寧毓閔苦澀一笑,寧毓承看在眼裡,無語了下,道:「我不需要馬。青壯騾子的力氣大,腳程快,足夠用了。」
寧悟明便未堅持,認真體會著騾車行使起來的感覺。車輪發出低沉的滾滾聲,車廂隨著微微晃動。他驚奇地道:「真的平穩許多。」
「還在城中,城中的路面平坦,待到路面比較差的官道上,區別會更大一些。」寧毓承說道。
這時,他不由得想起,當時他想修葺江州府到明州府的路,不過後來因為事情接連不斷,這個想法就此擱置了。
要致富,多修路。
這個標語,在後世極為出名。水流不腐,要保持活力,必須有流動。
城與城之間,人員來往頻繁,才會帶來商貿的繁榮。
寧毓承再轉念一想,大齊的出行需要官府出具的憑由,每到一地,都有官府核查。
許多百姓一輩子連村都沒出過,除去方便朝廷管理,還要一個緣由就是貧窮,再加上不識字,對外面的天地下意識畏懼,
這又陷入了難解的循壞,唯一可解決的辦法,便是百姓能吃飽飯,不提富裕,首先有餘錢走出門,再次是讀書識字,敢走出祖祖輩輩居住的村子。
車出了城,駛上了官道。城郊的官道平坦,離城越遠,路面就越顛簸。
車輪的滾滾聲越發大了,車廂雖隨著車輛的行進晃動,顛簸卻很輕。
寧毓閔手上捧著從暖釜中倒出來的茶水,他一瞬不瞬緊盯著茶盞,神色漸漸驚喜。
在以前坐車時,寧毓閔從不敢輕易吃茶。否則,一個不察,茶水會倒得滿身都是。
「小七,茶水竟然一滴都未灑出去!」寧毓閔屏住興奮,驚呼道。
寧悟明也早體會到了區別,他比寧毓閔想得遠一些,蹙了蹙眉,道:「小七,伏兔的改動,一旦傳出去,肯定會引來眾人的覬覦。你打算如何處理?」
寧毓承答道:「我早就與於先生他們商議過,大家都同意,將伏兔的改動,從方法,到原理等,詳盡寫成書,儘量簡單易懂,對世人公布。」
誰家有個方子,都要藏起來,作為家傳秘方。伏兔的改動,算不得驚天動地,但至少可以借著此方賺錢,哪怕是獻給朝廷,少不了得到陛下的賞賜,藉以揚名。
寧悟明怔住,寧毓承也愣在了那裡,兩人皆一併看向坐在蒲團上的寧毓承。
車座寬敞,足足可以坐三人。寧毓承喜歡腿伸直,一向喜歡靠車壁坐在車廂地面上。此刻他灑脫地左腿伸直,右腿屈起,右手搭在膝蓋上,迎著兩人的目光,面色尋常,像是說著一匹騾子,一匹馬那樣輕鬆隨意。
「從做輪椅時,我就與先生們說過,且簽訂了契書。每一個項目,有那些先生參與,每個先生都要簽訂契書,契書約定,前期所需的資金,皆由明明堂支出。先生們無論做出什麼,明明堂只留一個名。要是能從中賺取錢財,明明堂抽取淨利的五成,作為學堂的開支用度,其餘五成,由參與者去分。這次先生們都一致決定,將伏兔公開,不從中賺取任何的名利。明明堂將尊重先生們的決定,但因為明明堂前期投入不小,為了保證明明堂的運轉,此筆資金,祖母說既然是給祖父做輪椅,她拿了祖父留下的私房錢來填補。祖母說,這是給祖父積德。」
崔老夫人拿錢出來,他們並不感到意外。但明明堂的先生們,月俸雖算高,但絕對稱不上大富大貴,他們居然不要名利!<="<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