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天子與士大

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人上人拿不到俸祿,天下也得亂。

於是,官員想盡辦法,給糧商的這部分利息,由百姓來承擔。

百姓賒欠種子種地,先打欠條,待收成後再連本帶利償還。

這一部分的利,當然比官府向糧商支付的要高。

反正是債多不愁,百姓大多都不識字,只要官府給糧食,毫不猶豫在欠條上按了手印。

拿了糧商乾股的官員,坐等著兩頭收錢。

種地是看天吃飯,只有糧食曬乾收倉之後,才知道年成如何。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辛辛苦苦幾個月就成了一場空。

官府的利收不回來,也不敢逼得太過,百姓實在走投無路,他們會起事造反。殺了他們,也收不回來錢,留著他們在,才有人種地,還債。

官府先墊付錢糧種子,賒欠給百姓的措施,造成的結果是官府手上留下了一堆廢紙。

有些州府的賦稅,已經先行收到了十年之後。而百姓賒欠種子的欠條,已經從父親傳到了兒子手上,成了十幾二十年的積年舊債。

這種結果早在以前免稅時就發生了,朝廷對此的態度是看在眼裡,佯作不知。

如今朝廷裝不下去了,因為再免下去,國庫會更加困難。能做到天子重臣的,基本上都是聰明人,他們盯准了幾個富裕的州府。

江州府赫然在列,朝廷下令,從江州府抽調錢糧,轉移給受災的州府。

大出血的江州府,七勞五傷。

夏恪庵也不能真從百姓身上去抽血,百姓身上沒二兩肉,那不是抽血,是要將他們抽筋剝骨。

江州府的鄉紳就有些倒霉了,夏恪庵伏低做小,向鄉紳們許諾,一定會補償給他們。

鄉紳們面上呵呵,背地裡將他祖宗八代都咒罵了一遍,不情不願放了血。

夏恪庵一邊絞盡腦汁,想著如何重新振作江洲府,一邊罵街。

罵朝廷罵死了的梁津河等其他州府官員,連齊夫人養的狗都不放過,要被他嫌棄挑一通刺。

江州府的鄉紳日子過得去,只遠不如從前。

夏夫人看到鋪子的帳本,已經念叨了許多次,今年的鋪子收益,甚至還不如瘟疫時的去歲。

冬日天氣不好,到了半下午書房就開始變得昏暗。福水進屋來點了燈,寧毓承正望著白蠟出神,福水又進了屋,道:「七郎,趙東家來了。」

寧毓承回過神,點點頭讓福水請他進來。福水轉身出去,領了趙豐年進屋。

「呵呵,七郎在府上呢。先前阿盛回來說,今朝七郎沒去學堂......」

趙豐年臉色陡然一變,罵道:「阿盛那混帳小子,他在我眼皮子底下逃學,我竟然沒能反應過來!」

「冬日課室昏暗,學堂下學早。」寧毓承笑著解釋,順道請趙豐年坐。

趙豐年這才重新露出笑容,在椅子裡坐下,福水上了茶,他頷首道謝,嘆道:「瞧我上了年歲,老眼昏花,腦子也不中用,居然連天色都沒覺察。」

寧毓承道:「三爺正直壯年,哪就老了。阿盛還未成親,三爺待五世同堂時,再稱老也不遲。」

「哈哈哈,托七郎吉言,我也要活到五世同堂時。」

趙豐年開心笑起來,借著熟稔,湊過來笑呵呵道:「阿盛明年就成親了,倒是七郎,你的親事,也可以張羅起來了。你跟我透透底,可有意中小娘子?」

「我還小呢,要過了二十歲再說。」寧毓承道。

如今大戶人家的郎君,大多在十五歲左右開始相看,走完六禮,在十七八歲成親。

寧毓承已經虛歲十七,趙春盛只比他大一歲,明年就成親了。

趙豐年似乎想到了什麼,乾笑道:「二十歲成親,也不算晚,也不算晚。」

寧毓承心中瞭然,趙豐年肯定是想到了比他年長的寧毓閔寧毓瑛以及寧毓瀾寧毓衡幾人,他們的親事皆未定。

寧毓閔與寧毓瑛無心親事,而寧毓瀾與寧毓衡對此頗有怨言。兩人出了孝後,就可以相看親事了,待全府出孝之後再成親。

在十月時,全府就出了孝。只錢夫人因為寧毓華堅決留在江州府,不回朝堂之事,與他一直置氣,連著他們的親事也無心管。

因為救災得力,朝廷格外恩准,寧毓華以戶部司勸農官駐江洲府,發展農桑。<="<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