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走了。」寧毓承走上前,在他旁邊坐下,道:「既然困,怎都不多睡一陣?」

「敲鑼打鼓哐噹噹,我在床上聽得一清二楚,哪還睡得著。等下我要去府衙,秋闈之後,要安排舉人進京春闈。」夏恪庵抱怨著,啜了口濃茶。

舉人進京春闈,地方州府會派差人相送,提供進京的盤纏。地方州府所給盤纏不多,吃住也簡陋。有些富紳子弟看不上眼,則會自己進京。

寧毓承他們人多,準備包下一艘船進京。為了不急著趕路,在三日後就會出發。

夏恪庵打了個呵欠,看上去很是疲憊。他怔怔望著天際飄散的雲,失落地道:「小七,薛學正說我會害了你,他人雖囉嗦。有些話說得也對。但願這次進京,你能順順噹噹。」

昨日夏恪庵醉酒後,拉著寧毓承說了許久。薛學正以及一眾官員,對他的文章皆不發表看法。這足以說明,官員在涉及自身時,君子之風蕩然無存。

決定成績要靠著大家的爭論,寧毓承認為本身就荒唐。因為他文章本身,在荒唐中又添了滑稽。

夏恪庵承受了重重壓力,他想寧毓承的文章被人看到,以及他的立場。又擔心寧毓承風頭過盛,給他帶來更大的麻煩。

寧毓承靜默了下,道:「舅父,以前很少有人提及此事,能提的人,念著自身的利益,他們不會提。有人跳出來提了,受到了無數的反對,最後還是失敗了。我不敢想著自己能成功,這將會是一個非常非常漫長的過程。倉稟實而知禮節,人人能吃飽飯,讀書,方才有可能。我之所以現在會提出來,我希望有人會看到,會聽到,會認真去想,會有人與我一樣。等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會有更多的人去做,去努力推進。」

夏恪庵神色動容,道:「我認識許多遊俠兒,他們熱心腸,到處行俠仗義,官府對他們最為討厭,頭疼。要是律法公道,何用遊俠兒出來替天行道。那些君子們,這時反倒都不見了人影。故而,我平生最恨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寧毓承笑起來,道:「舅父,你還沒用早飯吧?我讓福水去給你端來。」

「我不吃了。」夏恪庵沒甚胃口,準備吃上一盞茶就走。

這時,夏夫人一臉高興走了進來,聽到夏恪庵的話,揚眉問道:「你為何不吃?」

夏恪庵臉上堆滿笑,不由自主放下了茶盞,道:「大姐來了,呵呵,我說不吃茶,不吃濃茶了。」

「去拿飯食來,給他煮碗雞湯麵。」夏夫人白了夏恪庵一眼,吩咐了福水幾句,又去念叨夏恪庵:「昨夜你就幾乎沒動筷子,酒水酒水,酒也是水,你現在又喝一肚皮濃茶,等下腸胃該難受了。」

夏恪庵在夏夫人面前,自是只回答對對對,「大姐,給你道喜了,快給我賀喜的紅包!」

夏夫人嗔怪地拍向夏恪庵伸出去的手,只見他手掌上,躺著一隻赤金蝴蝶簪。蝴蝶眼睛鑲嵌著兩隻紅寶石,做工精緻,看上去靈動極了。

「你成日盡顧著忙,連阿笙生辰都忘了。這隻蝴蝶簪,我從沒有戴過,阿笙喜歡蝴蝶,你拿回去送給她。」

夏恪庵眉開眼笑收下了,道:「還是大姐最好。我有時一忙,就顧不上這些,大姐以後多提點我。」

夏夫人不搭理夏恪庵了,她笑吟吟看著寧毓承,道:「小七中了解元,這是大喜之事。前兩日我就給阿瑛去了信,讓她回府一趟。阿瑛回了話,她下午便會道。等下晚上我們娘幾個一起用飯,一家子慶賀一下。」

他們姐弟幾人已經許久沒有齊聚在梧桐院。前去京城春闈,若考中之後便要派官,若非留在京城,便要外派。除非夏夫人跟著他到任上,以後母子親人就分隔一方了。

考中秋闈是高興之事,夏夫人不提這些傷心事,寧毓承如何能不明白。不過他沒有多說,只笑著道好,「我反正沒事,等下我出城去接三姐姐。」

「行,你去吧。」夏夫人點頭,她略坐了一會,等夏恪庵用完雞湯麵離去,她張羅著替寧毓承收拾行囊。

寧毓承接了寧毓瑛回府,寧毓瑤與他一起到梧桐院,與夏夫人熱熱鬧鬧吃了晚飯。

放榜後的各種慶賀,風言風語,寧毓承都沒去管。

兩日後,寧毓承與寧氏幾兄弟,加上周氏帶著小郎,寧毓瑤幾個小娘子。堪堪擠入秋闈末尾,還未從驚喜中回過神的趙春盛,一起登上了前往京城的船。

船行駛得慢,一路走走停停,下船前去有名之處遊玩。

到京城時,已經進入年底。過年京城本就熱鬧,恰逢春闈之年,在碼頭停靠的船沿河等候,遠遠看去,河上的船仿佛變成了看不到首尾的巨舟。

寧毓承他們的船從清早等到了快中午才靠岸,寧毓瑤走上甲板,她就不由得打了個寒噤,「好冷,好多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