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巷已經化為廢墟。
寧毓承大致猜測,兩人的阿爹死了,阿娘也受了重傷,拼著死前最後一口氣,帶著他們逃了出來。
當時受傷的人太多,寧毓承著實沒空,打算將他們暫時放在救治之處。阿蠻緊緊揪著他的衣衫不放,妹妹也不停哭泣,寧毓承便將他們帶回了寧府。
阿蠻不大愛說話,總是睜著圓溜溜烏黑的眼睛望著眾人。他的眼神太清澈,能清晰看到他眼底的恐懼。
就如受災後的京城。
阿蠻進門後,就抬著小手有模有樣見禮,然後乖巧地依偎在寧毓承身邊。
寧毓承摸了摸他的腦袋,道:「渴不渴?」
阿蠻點頭,
寧毓承倒了盞溫水,他雙手捧著,一口氣喝了半盞。
寧毓承給了阿蠻一小塊松子糖,道:「外面太陽大,等下別出去了,等太陽下山後,可以再出去玩一會。」
每天阿蠻可以得到一小塊糖,他含著松子糖,捨不得嚼,很是珍惜地抿著,乖巧地點頭。
阿蠻才三歲,他從沒問過阿娘去了何處。孩童活潑是天性,乖巧得太過,寧毓承看得心酸。
如阿蠻這樣的孩童,京城還有許多,安頓在慈濟堂。
福山先前便去了慈濟堂,那裡安頓著這次廣平巷事件的。寧毓承讓福山每天一大早去一次,送些熬煮的米粥,或者牛乳給燒傷的孩童。
天氣炎熱,對燒傷的人來說,簡直生不如死。日夜的疼痛哀嚎,傷口惡化化膿,最後受盡折磨慘痛死去。
世道公平,又不公。
金尊玉貴的七皇子,與平民百姓無異,同是肉眼凡胎。他受到驚嚇之後,便一直生病,前些天去世了。
元封帝追封其為太子,眼下不宜大肆操辦喪事,最終只草草安葬在了皇陵。
除去七皇子的喪事,今年的殿試張榜,也前所未有遲徊未決。
一是元豐帝因著廣平巷的慘狀傷心過度,他下了罪己詔,病倒在床,立皇后所出的二皇子魏王為太子,由太子暫時監國。
二是京城人心惶惶,不宜慶賀。朝堂變動,朝臣們正在忙著適應新君,顧不上春闈新科進士之事。
倒是太子將此事提了出來,親自看過殿試的考卷後,準備張榜殿試成績。
太子以為,京城需要熱鬧起來,恢復以前的生機。瓊林宴,也是朝廷的態度。
寧毓承認為太子的想法很對,人可以懷念,但不能一味沉浸在傷痛之中。
且京城現在死氣沉沉,因著忌諱廣平巷死傷的百姓,朝廷與天子都在哀傷,瓦肆與大多鋪子都關張,對京城的商貿是沉重打擊。
活著的人還要繼續活下去,他們沒了工做,失去收入來源,朝廷無力救濟那般多人,京城將陷入更大的混亂。
但寧毓承對狀元的名號,著實提不起興趣。
原本的狀元,元豐帝欽點了方貞祥。方氏與三皇子一系,皆與內帑楊都知來往密切。
楊都知因匠作監之事,被抄家砍頭。連著三皇子與方氏他們,全都吃了掛落。
太子上位之後,不知如何與元豐帝商議,最終方貞祥落榜,一甲的頭名,變成了寧毓承。
寧悟明被太子尊為先生,加封太子太師,位列三公。
如今寧毓承高中狀元,寧悟明在領廣平巷救治一事中,深得百姓的愛戴誇讚。
寧氏父子聲名遠揚,寧氏滿門榮光。
寧毓承未見過太子,卻已明白了太子的用意。
又是一個迫不及待,使用帝王平衡手腕的君主。
新科進士們頂著烈日,打馬遊街慶賀。京城的鋪子,聞風也開張了,京城從沉寂中,逐漸重回了以前的熱鬧。
實則並非如此,進入夏日,地方州府報水災的摺子送進了京城。還有些地方夏糧欠收,交不出賦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