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船行駛了約莫一個月,到了江州府碼頭。寧毓承在離開江州府近一年之後,終於回來了。

碼頭上,夏恪庵夏夫人並寧毓華一起站在那裡,遙望著他們的船靠岸。

寧毓瑤先沖了出去,小郎跟在她身後跑,焦急喊著:「六姑姑,你等我一下。」

跑了幾步,小郎又回頭催促阿蠻:「阿蠻你快點啊,我們要下船,回到家了!」

兩人在船上混熟了,阿蠻找到同齡人,妹妹與他都在寧毓承身邊,他人活潑不少,悶頭跟著小郎跑。

周氏在後面勸說了幾聲,便由了他去。她的臉上也滿是笑容,墊著腳尖朝碼頭上看去。

在船上時,周氏就既惆悵,又感慨地道:「在江州府時,日思夜想著娘家人。誰曾想回到京城後,卻種種不適。京城的宅子狹窄,到處人擠人。江州府的宅邸寬敞,冬日時也有花開,新鮮水靈的菜蔬,魚蝦吃。在京城冬日要

吃些菜蔬,得是有錢人家自己生暖棚種。種出來的菜,也寡淡得很,缺了江州府的鮮甜滋味。」

周氏深深思念江州府,還是因為寧毓華。回到京城後,與閨閣姐妹相見,說起各自的日子,她才明白,寧毓華有多難得。

尤其是那天早晨,周氏宅邸也損壞不小。她與小郎都嚇得不輕,那時她驚恐不安,待看到那些慘狀之後,周氏對從小長大的,自以為傲的京城,既懼怕又厭惡。

她甚至在思索著,讓爹娘兄嫂,都乾脆遷到江州府定居。

周氏踏上甲板,看到寧毓華的身影,下意識理了理自己的頭髮,按住被江風吹亂的裙擺。

「阿爹!」

「小七!」

小郎與夏恪庵接連大喊,兩人好像在叫彼此,惹得船上船下的人一起笑。

夏夫人嗔怪地拍了下夏恪庵:「這般大的人了,竟然跟小郎一樣,一點都不見穩重。」

「大姐姐,你難道不日思夜盼見到小七阿瑤他們?」夏恪庵揶揄地道。

夏夫人眼裡浮起淚光,她當然思念兒女。尤其是得知京城出事之後,她沒一晚睡好過。

寧毓承他們下了船,親人之間又是哭,又是笑。夏夫人先是摟著寧毓瑤寧淼她們不放,再拉著寧毓承與他身邊的阿蠻打量。在看到阿蠻以及僕婦抱著的妹妹時,頓時丟下了她們,哎喲著上前,將白胖的妹妹接過來抱在懷裡,「這是妹妹,妹妹真乖。」

妹妹不認生,愛笑,轉動著烏溜溜的眼珠子,頭埋在夏夫人的懷裡,咯咯笑了。

夏夫人看得挪不開眼,臉上滿是慈愛,逗著妹妹說話。

夏恪庵拍了拍寧毓承的肩膀,道:「長高了,瘦了。你瞧你阿娘,聽到你帶了兩個小孩在身邊,以前憂心忡忡,你還沒定親,身邊就有了孩子當了便宜爹,這如何說得清楚,生怕沒人肯嫁給你。嘿嘿,這下,你阿娘只怕再也不操心了,沒兒媳婦,有孫兒孫女也不錯。」

寧毓承笑了笑,道:「阿蠻與妹妹不跟我姓,阿蠻記得阿娘叫程廚娘,他們的阿娘拼死將他們送出來,他們跟阿娘姓程。」

京城之事,寧毓承在信中詳細告訴了夏恪庵。他神色黯然了瞬,道:「你們回來了。真好。以後,不敢說大齊,惟願江州府,不再見流離失所,累累白骨。」

寧毓承說好,夏恪庵道:「我們先回去,我忙得很,最近秋收,今年收成不錯,一畝地多收了近十斤糧食,笑容長在寧勸農的臉上,摳都摳不下來!」

寧毓華牽著小郎,與周氏說著話。聽到夏恪庵笑話他,他也不在意,對寧毓承高興地道:「尚有許多難題未曾解決,但一畝地足足多收了十斤,太難得了!」

的確是難得,夏恪庵也許不了解,寧毓承卻深知裡面的不易。他要與仔細看過寧毓華的記錄,看究竟是哪一環節,帶來了糧食的增收。

「又有船靠岸了,我們別在這裡堵著,快上車回府。阿瑛說這兩日要趕回來,又大事要與你商議。」寧毓華說道。

大家一起上了車,寧毓承打開車窗,望著外面的熱鬧,行人車馬來往穿梭,太陽照拂,明亮又溫暖。

車經過碼頭邊一鼎小鋪,店鋪招牌的布番上,寫著「明氏貨鋪」幾個秀麗的大字。

寧毓承看到鋪子內,笑著與客人說話,熟悉的身影,不禁一愣,旋即亦笑了起來。

第135章 ……

回府安頓歇息,寧毓承前去給崔老夫人請過安,便回松華院歇息。

到了晚上,寧毓瑛也趕了回來,夏恪庵與妻女,夏老太爺田老夫人也到了寧府,全府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用飯吃酒。

酒過三巡,夏老太爺對寧毓承的選擇不太滿意,他酒量淺,紅著臉不滿問道:「說是宣撫使,這個差使,說出去是光鮮,只沒甚實權。聽你的意思,以後就打算留在江州府了?」

大廳擺了三桌宴席,男人們一桌,婦人們一桌,年輕小娘子們一桌。彼此都是親人,席面都擺在一起,也沒用屏風隔開。

田老夫人在隔壁桌聽到,立刻朝他使眼色。不知夏老太爺上了年歲,還是眼神不好,他始終沉著臉,自顧自吃悶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