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被男配投餵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是她臉色差,也不代表別人可以借著這種藉口,在背後偷偷罵她呀。

陳春梅平時看著瘦不拉幾的,她每次有什麼好食的東西,都會優先分她一份,實在想不到養出了一個白眼狼。

既然陳春梅都這樣說她,她以後還是按著李容惠的話,不再分好吃的給陳春梅,每次分那麼多東西出去,她也心疼自己少吃了很多好吃的。

正好借著這個機會,以後少分點吃的給大家,接受她零嘴的其他知青里,難保沒有另外一個陳春梅。

不過給她通風報信的李容惠,還是要照舊分享好吃的。

除了李容惠幫她做飯這個原因,更因為她和李容惠玩得還不錯。

這事也是巧,她不會做飯原主也不會做飯,李容惠並不是她喊來幫做飯的,而是原主喊來的,於是她就繼續順延了原主和李容惠的協議。

——

知青圍坐著吃晚飯時。

梁月桐還注意到陳春梅眼睛紅紅得,躲著她的視線不敢看她,一時覺得有點好笑。

人做錯事了,總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陳春梅要哭不哭的原因也很簡單,吃飯前梁月桐拿出一個肉罐頭,一筷子一筷子分到除陳春梅之外的所有人碗裡。

被分到肉的大家美滋滋,對梁月桐十分感謝,一邊又想著活該了一個陳春梅,也是挺好的,畢竟讓她們今晚吃上了肉罐頭。

平時梁月桐大方是大方,但是絕沒有給過肉罐頭給她們吃。

於是眾人吸溜吸溜的咀嚼聲,飄香四溢的肉香味,徹底逼哭了陳春梅。

陳春梅摔下碗筷,哭著跑出廚房。

有人還嫌不夠熱鬧,對著陳春梅喊:「別忘記你今天洗碗,記得回來啊。」

知青點的洗碗工作和做飯工作是分開輪流的,為的是不讓本就因種地累得半死的人,回來還要做繁重的家務而產生更大怨言。

喊話人的聲音不算大,就在大家以為陳春梅沒有聽見時,就看見陳春梅跑得更快了,於是眾人鬨笑一堂。

在座的知青們一邊想著活該陳春梅嘴賤,又不動聲色看了眼還在梁月桐。

梁月桐仿佛這一切與她無關,還在慢條斯理吃著飯。

知青們看到這一幕,更加覺得以後不能說梁月桐壞話,絕對不要也不能說。

他們下鄉的,家裡條件本就一般,沒有家裡可以依靠,凡事只能靠自己掙的那點工分,沒有梁月桐給的各種好吃的,他們天天番薯粥吃得更加沒滋沒味。

他們又想了想自己,如果被其他人私底下說了壞話,大概率也不會像梁月桐一樣明面上直接給下馬威。

大家都還是想和平相處的,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沒有親人,能不惹事就不惹事是知青們一貫的作風。

知青里除了陳春梅那個不聰明的,其他都想和梁月桐搞好關係。

他們平時就占了梁月桐不少便宜,要是得罪梁月桐,那可一切都沒有了。

眾人各懷心思吃完這頓飯。

——

這段時間農閒,明天輪到梁月桐休息,她趁著知青點人不多收拾行李,抽出原主寫的信,準備明天到郵局寄給原主家人。

原主的信是她發水痘那段時間寫的,一共兩封。

一封是寄到省城給梁家父母的,信很簡短,就寥寥幾句。

總結就是說梁月桐就算在紅河大隊死了,也不用梁父管,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原主對梁父的埋怨。

原主下鄉那麼久,她家裡人陸陸續續寄了好幾封信,隨著信寄來的還有好幾大包的東西。

這些東西也是原主能在大隊裡活得滋潤的原因,從梁家人寄來的大包小包和許多錢、票來看,梁家人是真的很關心原主。

以梁家的實力來看,要留一個體弱多病的女兒在城裡,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可偏偏這位受寵的女兒下鄉了,還是帶著對父母的怨恨下鄉的。

這就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梁家從省城寄來的信里沒有交代太多,不知道是不是信里不方便說,那麼多封信,沒一封提到原主下鄉的原因。

讓梁月桐疑惑的也是這點,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受寵的原主下鄉了。

第二封是寄到海島軍區給梁月桐大哥的信,這封信倒不像第一封信那樣言辭激烈。

信里只是和梁大哥問好,還說想念海蝦螃蟹海貝的味道,明里暗裡都是讓這位大哥再寄一些海鮮過來。

從梁家寄來的最後一封信可以知道,原主寫的這兩封信是原主下鄉後,第一回 給家裡人寫信。

只是最後信還沒寄出,原主就不知去向,而她成為了梁月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