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戰天下[女穿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巨鹿郡,於宅

於穎念著大帥的來信,感覺大帥是當個笑話寫,可是她自幼博覽群書、過目不忘,可謂是博古通今,立刻知道這政策的好處,可謂是網羅天下所有商人之心啊。

當有權有錢之人紛紛帶著家當來革命軍治下,自然會重新置辦家業、促進商業等繁榮,與此同時各方面都益處多多,減輕革命軍的負擔就是朱弟的負擔,這樣想著於穎的心撲通撲通的直跳。

可是她打開窗戶看著庭院中來來往往都帶著傲氣的下人,遠處後院的鳥語花香、碩果纍纍,心裡卻不受控制的產生一種害怕之感,更準確的說是恐慌吧。

她知道自己的家世論起來不如王謝兩頂尖世族,還有個荀家都差之丁點兒,如今這荀彧都被朱弟所折服,依照這些世家的老祖宗詭譎如千年狐狸,定不會放過錦上添花的心思。

這些都是朱弟必須拉攏的,有了他們的助力,朱弟可省近3成功夫,兵不血刃攻下南面兩郡城池,還有讀書人的支持與大義,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朱弟之手。

這樣的朱弟會不會內心膨脹、不可一世,最重要的是會不會對自己不滿意?

於穎啊,於穎,你縱使再怎麼聰穎都對此無力,如同父母給寄予厚望的哥哥取字為謙,卻南轅北轍的性子。

這樣一想,手中緊握的信紙不免產生了五道指痕,她一驚趕緊撫平,看著手裡按日而來的信紙讓她的心平穩了些許。

上一個自己做的荷包應該有些磨損了,再給做一個吧。

*

--------邯鄲郡鄲城,郡守府書房內

上首而坐的朱遠和分立兩旁的文人謀士們聽著來自太原郡難民的哭訴,下面中間坐著的是一位容貌尚可的20歲左右包著頭巾的婦女,眼神卻帶有滄桑之感。

每日投奔革命軍的難民絡繹不絕,面前的這婦女已在鄲城安頓生活些時日,因朱遠想知道這太原的詳細情形,錦衣衛們就把這位竇三娘推薦了上來。

或許是有錦衣衛的提前說明情況,從來時雖然止不住的哆嗦,但是說話也是條理清楚,仔仔細細。

“除田畝一分作兩分收取的高稅外,種糧稅、灰面稅、豆稅、菜稅、菱角稅&mdot;&mdot;&mdot;,就連筆墨紙硯都有稅收;

江河裡的魚稅、蝦稅、螃蟹稅、泥鰍稅等等就更不用提了。”

竇三娘邊說著邊眼眶通紅,只是強撐著沒有落一滴淚,恰是這種哀莫大於心死的表情,更讓朱遠他們感同身受,心如刀絞,一切的語言都喪失作用。

蕭何幾人牙齒打顫、氣的渾身哆嗦道:“這簡直是殺雞取卵、聞所未聞,如此喪心病狂,不是皆傳這太原禮王禮賢下士,愛民如子,尤其是對有識之士虛懷若谷。”

荀彧在一旁都覺得不可思議,他曾收到來自禮王府的同僚信件,自是夸的天花亂墜,絕無僅有。

於是他這一說,眾人更是無言以對,底下坐在板凳上的竇三娘以為她說的話他們不信,面色更是悲戚道:“大帥和各位長官,如若我竇三娘嘴裡有一句假話,死後下地獄!”

這毒誓一發,于謙連忙擺手說:“沒有不信,您誤會了。”

竇三娘接言道:“剛才那些百種稅收都還有個名頭,我接下來所說的你們恐怕更不信。”

伍子胥手緊握在腰間利劍把柄上,“請言。”

竇三娘吸口氣低頭道:“說出來這真是污了大帥的耳朵,還有各種糞稅,糞桶稅、干糞稅、稀糞稅、豬糞稅&mdot;&mdot;&mdot;&mdot;,總達66種。”

竇三娘話音一落,書房內只余粗重呼吸可聞,本來剛才氣的勃然變色、面帶漲紅現在都轉為青紫,朱遠握在椅子上的手筋畢露,記載這些話的于謙把毛筆管“咔”一下捏斷。

“這不是逼老百姓去死嗎?”

竇三娘一聽這話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大帥、長官,婦人一家雖談不上富裕,可是卻也能平淡的過活,都是這些稅收害的啊。”

錦衣衛看著大帥的眼色,立刻上前把知道的情況說個乾淨。

原來這竇三娘品行賢淑純良、語言利落清楚、會些官話,是因為前頭的夫君是秀才以教書為生,先皇時期強抓捕民力但是也沒波及功名書生這一塊,日子雖是不好過卻也比大多數老百姓好多了。

可是自從禮王這一當勢,橫徵暴斂尤其這稅收種類簡直是聞所未聞,慢慢的沒有學子就沒有收入來源,最後變賣家產被差役收取完賣家稅,寥寥無幾的10文錢,趕來投奔革命軍的路上,秀才自然撐不過死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