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守村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明守村人 第42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是人死了,人家那个位置原来的一家人换个地方。

那里地势低,一下大雨就泡。村子一商量,换吧!重新起个房子。

于是那个房子空置,包括院落,跟鬼宅似的。

为了保护守村人,村民们想出来有谁打听到背后人的时候,就说第四家空房子。

晚上睡觉前自己说几十遍,早上起来一边刷牙一边说。

时间一长,都形成潜意识了,就是醉死,死前的最后一句也是村口第四家空着的房子。

比那个‘打死我也不说’的厉害无数倍。

整个村子养憨憨这个守村人十多年,一旦有人触碰,潜意识就发挥作用。

众人先在码头送别,船带着一个脚踏弹棉花机、一千一百斤石碱离开。

银子已经送来,一千两,依旧不给铜钱。

里长带人去看脚踏弹棉花机,一个大盒子,有轴和皮带轮。

前面支撑起半个棚子,避免棉絮乱飞,踩的人戴口罩、布包头。

伴随着踩动,棉花哒哒哒弹出来。

它的效率比寻常用弓弹的高了几十倍不止,观看的官员们简直无语了。

这东西究竟怎么想出来的?难道高人是墨家的?

朱闻天站在里长身边,心中很有成就感,自己又提高了一部分生产力。

想到生产力,很自然地想到经济,然后是货币。

他眉头轻蹙一下,宝钞还有五年,准确地说是四年半,洪武八年三月初一开始。

是阻止宝钞发行,还是想办法帮忙稳定宝钞价值?自己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朱闻天发呆了,琢磨究竟哪一种好。

甭管是宝钞发行,还是贬值,皆涉及到一系列原因和问题。

大明原来的钱都被元朝的皇帝给带着跑了,所以老朱一直想打过去抢回来。

老朱又不愿意使劲开采铜矿制作铜钱,白银更少。

日本银与铜多,倭寇始终在沿海地区捣乱,沿海的大明人跟着乱。

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最开始不是老朱的地盘,后打下来的。

老朱还从沿海地区往内地移民,减少当地人口,避免造反出现。

“憨憨,吃饭去了。”在朱闻天考虑事情时,里长的声音传来。朱闻天抬头,憨笑着:“饭,饿,嘿嘿嘿!”

官员们看着暗自摇头,这傻子也就是在下丘村,换个地方早被饿死了。

早饭主食是锅贴、大米粥、熏鱼、小咸菜,一人一个茶叶蛋。

村子里已经连续吃很多天鱼了,没办法,鱼多。

船已经开始半夜出去,到更远的地方下网。

赵里帮着找来四个人,与他们每旬替换。

俱为品性好,同时家中生活艰难的,孩子多、有家人生病。

朱闻天还是吃饭快,吃饱了找小伙伴们上课。

等他走了,李知县与里长说:“宜长,你村子越来越好,等外面的人到村子里多时,千万看好憨憨,他傻傻的容易被骗。”

里长:“……”

“哦!哦!多谢知县,平日里我们总告诉憨憨,别跟外人说话。”

里长顺着话说,满眼真诚之色。

李知县颔首:“村子有钱了,要不要盖新房子?我对这方面略懂,饭后帮着瞧瞧。”

“想呢,想盖砖瓦房,从开春开始就腾不出手来,等秋后种完东西,天又冷了。”

里长这次是实话,想要新房子,偏偏没时间。

不但想盖房子,还打算盖二层楼,房间多,夏天住着不那么热。

吃过饭,里长带着官员在村子里转,村口第四家是官员们要看的重点。

院子中杂草丛生,没人拾掇,栅栏歪歪斜斜,有的已经烂了,房子的窗户空着,泥和草缺了一块又一块。

房顶上的草长得也很旺盛,蜘蛛网到处都是。

官员们面面相觑,高人住这个房子?那他可实在是太高了。

“晌午吃过饭再走吧!今天吃烤鸭,总吃鱼大家吃腻味了。”

里长猜出来官员们想什么呢,隐士高人?

“这个……”李知县犹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