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守村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明守村人 第5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同时调集更多的船来装青贮,一个池子就得装三十多艘船。

里面是从各村收集的草、秸秆,本村的豆子、紫花地丁。

额外加了糖,还有一些矿物质。

太子那里要配方,做灌汤包的,到现在他们也没弄明白怎么把汤弄进包子里的。

朱闻天给,长途运输,灌汤包确实塌底儿,口感不如马上蒸出来吃的。

这玩意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冻儿,另一种是冻,把馅料加汤冻成那个冰水混合物在包。

当然,还有第三种,开口灌汤包,真的就是往里后灌汤汁,一般灌鸡汤的汁,用器皿灌,包子不闭合。

若是能做出来针管、针头,往里打水,没毛病。

没蒸之前打水,面会收缩,蒸好看不出来。

螃蟹黄少都能给你打出来黄多的,满满的全是黄,吃的人开始怀疑……

……

随后一天飘轻雪了,这个不正常,长江以南。

与下丘村有联系的地方租借完大牲口,把油菜、苎麻种好了。

五十人帮忙从其他的窑运送砖和水泥块,回来水泥块磨。

二百人继续盖房子,一个个感恩戴德的。

尤其是王老蔫,他父亲来了,药一直是村子给,现在恢复得不错,能正常走路。

他也不要钱,现场指导,谁干得不好,他张口便骂,再教对方。

别人服气,这老家伙本事大,寻常时候不会管别人,你干不好人家当没看见。

这回不同,一点工钱没有,人家就盯着。

“谁和的泥?我知道这叫水泥,不管什么泥,出孔了,沙子粒大了,没筛啊?娘的,你住这样的房子?”

老头子脾气大,他不管什么水泥不水泥的,泥就是泥。

抹的泥必须细腻,沙子粒大没筛出来,抹泥就有空洞,不行。

他不要钱,他喝着村子的药,能动了就过来看着。

别人还就服气,老瓦匠了,闭着眼睛抹灰都知道那灰和得怎么样。

没得说,返工,人家眼睛睁着呢!

筛沙子的人挨踹了,就因为你们几个,我们必须多干活。

筛沙子的都是徒工,没人权的。

“憨憨,王老蔫他爹行啊!”里长在不远处看着。

朱闻天眼种露出欣喜之色:“换,药,好!嘿嘿嘿嘿!”

之前给的药已经不错了,此刻他觉得可以升级一下,这老伯牛逼啊!

不仅仅要给换药,还得给额外的好处,让其当监工。

别人那一抹子下去,自己都没看出什么,结果老伯就说不行,一敲,果然有小洞,几个而已,如针孔大小。

这是什么眼神和经验啊?怪不得李知县都给讲情,让村子药铺出药帮忙。

所以,历史上被杀的在凤阳中都那里建设的能工巧匠……

第70章 任务抄书急信传

“宜长,有个事情,朝廷突然下令,要求各地官员辅助百姓治疗牲畜疾病。

本官那个……就你村子的牲口多。

你写一个关于村子养殖牲畜的题本给我,我上报行不?”

李知县吃午饭的时候跟里长商量,他除了这个下丘村,找不到别的合适地方。

关键他不会,他能想到其他地方的官员会努力寻找懂牲畜的人,带这样的人给其他村子牲口看。

宣城县有此类人,在牲口市场专门为人看牲口。

只不过下丘村更厉害,别人看完摇头的牲口,他们低价买回来,能治好。

“本村的倒是不成问题,其他村、宁国府其他县,李知县考虑过?”

里长笑着与对方说,糊弄差事会倒霉。

经他一提,李知县露出愁苦之色:“劳碌命啊!还得我带人去旁的村子。”

“知县少待。”里长放下筷子起身回自己房子。

不长时间回来,手上多了一个簿子,其实就是书,还挺厚呢,纸是好纸,以线装订。

他把书递给李知县:“这里有一些牲畜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法子,可命人抄好上报、到地方指导。”

李知县接到手上,先看封面,上面写‘兽医治疗’四个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