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守村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明守村人 第218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们自己会准备水桶打河里的水,自己喝,也淋淋菜,给菜上盖草席子遮挡阳光。

中午的时候躲到阴凉的地方,下午再卖一会儿,傍晚前到菜地给菜浇水。

不懂的人疑惑,中午的时候热,为什么休息躲着不去给菜地浇水?

这样的人种不了菜,他们没想过那么热的时候浇的水也热,然后把蔬菜根给烫死了。

水传导温度比泥土快,有的植物本来正在努力适应,结果水一来,先热后冷再热……

炎热的季节,就没见过大晌午灌水浇菜地的,都是选早晚。

一般傍晚比较好,夜间相对气温低,早上的话,得很早才行,但那时正好摘菜来卖。

这等事情种菜的百姓知道,无须别人教。

“大娘,你咋不去巷子里躲躲,桥上不行的,喝碗绿豆水吧!”

推着车走的人在小桥上停下,给这里卖菜的人提供绿豆水。

“这么多菜,我搬过去,什么时候搬回来?卖不完,带回家?”

老妪头上戴个斗笠遮阳,面前的地上铺一层草席,蔬菜放在上面,又盖一层草席。

盖的草席上面放几种菜样,让人知道卖的是什么。

她旁边放两个水桶,屁股下面坐一个扁担,不时用小的葫芦瓢舀一点水淋在草席上。

口渴她就喝这个挑来的河水,心中没有卫生不卫生的概念,一辈子都这样过来的。

“是啊!你喝口绿豆水呗!也不要钱,里面有蜂蜜和盐,我是下丘村雇的人,你只喝水不行的。”

推车的人给老妪盛一碗绿豆水,尽量多带点绿豆。

“图书馆是吧?谢谢!是好人。”老妪把小瓢拿过来接绿豆水。

“对呀对呀!我给你多盛点,你饿了就吃几口菜,好在绿豆水里有糖。”

送水的人尽量捞干的往瓢里装,很怕大娘死在这里。

这就是下丘村为什么往绿豆水里放糖的原因,有人空腹,补充电解质的时候也得补充糖。

不补充电解质,直接给吃大量的食物,会让人心脏承受不住猝死。

只补充电解质不补充糖,人会低血糖。

所以冰糖绿豆水,放一点盐,就是最科学的东西。

而这个古代人早知道,有的甚至还放莲子一起煮,祛火。

干力气活儿的人最需要这个,顶着烈日卖东西的人同样需要。

路上推车的人遇到年岁大的也会给提供绿豆水,尽量让整个南京没有人中暑。包括工地和码头扛活的人,他们水不缺,咕嘟咕嘟灌,然后一样倒下。

喝那么多的水没有用,身体盐分流失太多,电解质紊乱。

他们就算是把自己喝成水中毒,哗哗排汗,该倒还是倒。

所以中午的时候,盒饭店的菜变了,没有热的大米饭,只有高粱米水饭,朱闻天时候的典型东北饭。

高粱米便宜,一般都是用来接其他作物的轮种作物,产量低,对土壤要求也低。

它的秆子一般拿来做东西,叶子也能喂牲口,或者烧火。

正常来说,高粱的米的口感并不好,但是只要做成水饭,就不同了。

跟大米的过水饭一样操作,然后配菜一般是黄豆。

黄豆在锅里慢慢炒,旁边准备好大盆或碗,里面放凉水,加上盐和花椒面、八角、葱花。

等黄豆炒熟了,立即倒进旁边的盆或碗里,上面盖住焖。

过上两刻钟,黄豆就泡大了,用它来就高粱米水饭,简直美死了。

下丘村盒饭店除了提供这个,还给鸡蛋酱拌蒸茄子,蒜随便吃。

“朱里长,你这蒜给得多了,咱们不是说好的嘛!得让你们有钱赚,不然不长久。”

有人吃着饭的时候对里长说,他比下丘村更担心成本。

其他来吃盒饭的人纷纷点头,对呀!你们这么干,我们害怕,就担心下丘村赔钱后不干了。

“大蒜不值钱的,村里种了四十亩,照看得仔细,一亩地三千斤,干了后也能有一千五百斤。

今年会让别的村子一起种,吃吧!别辣了胃就行,这天热,大蒜不易保存,都要放进窖中。

不过咱们居必七有蒜蓉酱,会提供给他们,还是种得少了,当时没想过开这样的店。”

里长无所谓地摆摆手,盒饭店什么时候是为了赚钱而开的?

“对对对,不能吃太多,辣心,大家心里有数啊!”有人暗示其他人,少吃点。

旁人纷纷附和着,一起维护下丘村丹青盒饭店的利益。

里长点点,左右看看,发现缺了东西,很重要的,他问一个村里的孩子:“憨憨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