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守村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明守村人 第35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人家宣城县的各村子就没人偷,自己这边要是……

“殿下放心,从我蓝田县上去的人,没有一个会出问题。”

知县祁午回应,他明白了,谁若是敢偷,丢掉的绝对不仅仅是那些东西,而是秦王殿下的……

他已经决定了,以后告诉大家这个地方能翻山过去,然后以安全名义让大家先凑出一队人。

接着叫衙役跟着,说是保护,其实就是看着人,别拿不该拿的东西。

“好好!本地都有什么特产?往年灾害几何?”朱樉满意了,简单地问一句。

“殿下,下官去年秋后才至,对此不甚了解,哦!去年下了雨,很大,然后就把一些路边的房子给冲了。

记得秋天的时候吧!就不下雨,然后下雹子,黄豆粒那么大的雹子,噼里啪啦往下砸。

哎呀!不少庄稼被打倒了,尤其是小麦,呃!大豆啊,不是小麦,被砸了。

有栗子,咱这里有栗子,殿下吃过糖炒栗子没?今年有商人过来收栗子,然后就卖糖炒的。

说是独家秘方,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那种,大家都买,就是有点贵,比栗子贵一倍多呢!”

祁午紧张了,他去年来的,哪知道具体情况,一年的时间,他还没来得及把各个村子走一遍呢!

关键北面就是北元的地方,大家的心思都在打仗上,最近才得到消息,大明出兵,打赢了。

“拿些栗子过来,他们收摊了吧?明天吧!咱要看看什么糖炒栗子传男不传女?”

朱樉一听说糖炒栗子,先看兄长和里长,这个是当初为了给便民处增加收入的方法。

今年估计图书馆北面的便民处和下丘村那里又弄出来的便民处,所卖的糖炒栗子更多吧!

“没呢没呢,他收了不少,点火把卖,晚上大家睡不着,尤其是吃两顿饭,就有点饿,正好吃点栗子。”

旁边县丞邓立伊插一句话,跃跃欲试的样子,想去买栗子。

第499章 几许了解乃专业

不用邓立伊去买,有人已经把很多当地晚上的小吃给送过来了。

通过小吃看生活,尤其是晚上的小吃,可以知道当地百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

东西拿过来了,包括糖炒的栗子在内,一共二十多种。

官员们看着东西没什么可说的,对,就是这些,我们有时候也吃。

然后他们看到一群少男少女过来,对着每样东西看看、闻闻,有的掰开。

“如何?”朱标问。

“回太子殿下。”小丫头开口:“本地的晚上小吃,多以油炸面食为主,另外豆制品不缺。

不过显然中午的时候有的东西卖不出去,比如说饺子。

本地大多数情况应该是一天两顿饭,故此晌午的一顿饭是专门给眼下农闲时人准备的。

看这个饺子,它是蒸出来的,之后再用油煎,所以上面比较干,豁开后的馅更干。

说明是剩的蒸饺,至于为什么不是煮饺子,在于煮饺子有人想吃才会煮,煮的饺子熟的速度快。

蒸的需要提前蒸,别人等不急的。而且即便有剩的煮饺子,店家也会自己吃掉。

再看这个汤,给面条打的卤儿,里面有豆腐块,尝了一下,不是石膏,是卤水点的。

证明当地的石膏产量不好,是的,根据记载就是如此。

关键这个卤儿,它不是咱们常用的淀粉卤儿,它是芡实粉勾芡出来的。

另外一份则是用藕粉挂的芡,就是说当地有池塘与小洼地,里面种了芡实与莲花。

看面条,黑面条,全麦粉的,看饺子,偏偏不是黑的,证明当地知道一层层脱皮。

即,饺子属于好东西,而面条属于正常的东西,打卤儿的面条价格低于饺子。

这面条其实做得不怎么好,一个是擀面的过程中没有压实,也就是松散,不绞劲。

另一个是煮出来后就没有用凉的井水过几下,所以这个热卤儿浇上来不长时间,面散了、坨了,用筷子碰一下就知道。

还有这个煎的豆腐盒子,明显是最后没有油了又不想放油,结果用的铁锅,粘锅了,还拿铲子硬铲,结果有了锅底的黑灰。

而这个煎的五花肉,应该去抓人了,坏了,放了一些葱花在锅里,明显想压制味道,这个不对,必须抓。

这个盐焗山药豆其实才是最大的收获,有人居然懂得如此操作,而且这个盐是湖盐,有点苦。应该不是殿下的封地,是解州那里,应该归晋王管。

它这个盐的口味特殊,涩和苦都是不同的,不过咱们后续处理一下,也是不错的池盐。

就是在盐湖旁边,按照海岸一样进行滩晒法,出来的盐就好了。

然后是这个,兔子肉与鸡肉混合在一起了,这一份是炒鸡肉,可不便宜呢!

为什么把兔子肉放进去,显然跟咱们的活动有关系,咱们在山上,迫使一些动物提前逃跑。

那他为什么不单独说炒兔子肉?因为兔子是野味,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而鸡,他家常年宰杀,都是现杀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