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語氣很平靜:「親愛的宿主,請講。」
俞妙則卻沒有問出來。
因為系統絕對不會回答她的。
2016年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在她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孩子的時候,這個疑問就已經在她的腦海里循環纏繞著。
在第二次獲得漫遊未來的獎勵時,系統告訴過她,漫遊未來的終點是2015年,她最多只能看到九年後的未來。
當時系統給出的答案是說,這是時空裂縫所造成的影響,為了防止對未來的過度預知有可能導致時空錯亂,所以要對漫遊未來進行限制。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那張紙條,那個密碼筆記本。
關於未來的一切都籠罩在層層疊疊的迷霧之下。
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
就連關於她對大學專業的選擇,系統的解釋都只有一句話。
「你將會在2016年7月完成學業取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而到那個時候,系統會告訴你原因的。」
這也是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系統的原話。
這一切就像解不開的線團,相互纏繞著,形成她所有的疑問和困惑。
俞妙則終於困得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第二天早上醒來後,面對和高中截然不同的新校園新生活,姑娘們在忙亂中將宿舍簡單收拾一下,便換好衣服出去吃早餐,然後到教室參加預科班的開班儀式。
參加航院開班儀式的除了18位新學生,還有院系的老師主任及一部分學長學姐。
俞妙則來到教室後,坐在教室門口負責簽到的學長看到她就跟她笑著道:「妙則學妹,來這裡簽個名吧。」
俞妙則拿起筆在花名冊的最後一欄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進教室找座位坐下。
等到其他同學陸續過來,便開始進行開班儀式。
前面的領導老師發完言,給大家詳細講著預科班的學習安排,以及在未來四年他們在航院的學習安排;大學不應該只局限於本專業的學習生活,更應該在大學平台開拓視野,培養興趣愛好,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也希望大家未來能在大學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然後是新生輪流上台做自我介紹,頗有從前俞妙則參加海大夏令營的感覺。
這是航院開設預科班的第三屆,再加上航院的冷門係數,就連選擇這個方向的競賽生都遠不如其他學院。
十八個同學當中,以數學保送生和物理保送生的數量最多,稀疏夾雜著兩三個化生信保送進來的。
俞妙則見到航院預科班的另一個女同學,她是飛行器動力工程系的,名叫陳錦如,今年物競國集保送進來的高三學生。
她說選擇航院是覺得很酷。
俞妙則想著,航院確實很酷!
至少這是大部分大部分學生對航院的真實想法。
就像阿婆跟隔壁家老太閒聊時,隔壁老太問阿婆,聽說你家妙妙要去上大學了,讀是什麼專業呀?
阿婆說了。
隔壁老太都是一副很瞭然的表情,哦,那是要造火箭嘞!
俞妙則雖然提前了解過這個專業,但相關的資料也並不多。
只是大部分人都說,無論你學航院的什麼專業,基本都是什麼專業的知識點都要有所涉略。
至少要到研究生階段才能接觸到更加深入的研究。
不僅是航院,其實大多數大學專業都是這樣的。
學生們逐個上台自我介紹後,也算是對接下來這個學期將要共同相處的同學有初步的印象。
最後是學長學姐們分享他們在預科班的經歷,以及在進入大學校園後如何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的經驗。
俞妙則認真聽著,默默記在心裡。
除了學習,大學階段就是應該不斷嘗試。她也深以為然。
開班儀式結束後,俞妙則出來站在走廊下等對面教室的南榮敏,就看見陳錦如出來,然後互相打著招呼。
陳錦如說記得她,因為去年CPhO決賽的時候見過她。
不過去年陳錦如只拿到國二,今年CPhO是二戰。
俞妙則也跟陳錦如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直到計科院那邊散了,才和陳錦如道別。
中午和南榮敏到飯堂吃過午飯,回到宿舍午休後,下午就正式開始上課。
儘管大學預科班是屬於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階段,但上課的安排卻又和高中大學都不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