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學習系統來自2030[零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倒是李桐她們給俞妙則發了很多家裡燒烤的照片,讓俞妙則羨慕不已,第二天就到美食街點了一大份燒烤,烤牛肉、烤雞翅、烤腸、烤玉米、烤青椒蝦滑、烤排骨、烤一切,回到宿舍就拍了一張照片發給李桐看。

結果李桐直接發了一張椰椰冰室的照片給她,說李瀾帶他們一群孩子去吃椰椰冰室,就只有俞妙則不在。

本來俞妙則還挺好的,但看到椰椰冰室就覺得有些難過了。

她也好想吃椰椰冰室!

大概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現在她已經很想家了。

等國慶回家,她必須要早上去喝早茶,晚上去吃冰室,再帶一些家鄉的特產過來學校,以慰藉自己的思鄉之苦。

她對家的思念,至少有一半點在美食上。

小時候有小時候的煩惱,長大後也會有長大後的煩惱。

學兩三周後,新生的課程也開始漸入佳境。

不過大一的課程都還比較偏基礎性,涉及到專業的課程也都是很淺顯的理論課,再加上數量不少的公共課,讓躍躍欲試的學生們有些失落。

並且因為航院的特殊性,事實上即使他們的專業是屬於二級學院下的不同細分專業,但卻有很多相同的課程。

就比如俞妙則是航空航天工程系,陳錦如是飛行器動力工程系,但她們的很多專業課程都交疊在一起,就好像兩個專業並沒有太大區別。

不過因為她們在預科班的時候就已經聽學長學姐說過,航院的專業,在本科期間學的內容就是特別多,無論哪個細分專業的知識點都要學。

等她們學到碩博的時候才會進行更加細化的學習。

俞妙則更加覺得,本碩連讀是最正確的選擇。

系統:……

不過從大一開始,部分課程就開始給學生們布置分組作業了。

有些課程是由老師安排分組,也有些課程是學生自行分組。

無論是學院內的專業課還是公共大課,仰慕俞妙則的名聲,喜歡和她組隊的學生都不少。

俞妙則也在公共課上認識了不少新同學,儘管可能是只能持續一學期一節課的友誼,但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之間的緣分都是階段性的。

她在聽一個講座的時候,就聽見講座老師這樣說道。

小學會有小學的朋友,中學會有中學的朋友,但等到升學後如果不能進到同一所學校,再好的朋友緣分也會漸漸淡了。

她回憶著小學時代很多和她玩得很好的朋友,那些鮮活的面孔,記憶深處的鮮艷畫面也好像被蒙上一層灰了。

大學多姿多彩的生活也還在繼續著。

聽完講座從大禮堂出來,就和同伴們討論著今晚吃什麼的每日一問話題。

下午的陽光很明媚,她們走在人海中,走在樹林陰翳下的校道上,和左右的好朋友說說笑笑鬧鬧,就沒有任何生活和學習的煩惱了。

到周末時,活動依然安排得滿滿當當。

周六早上俞妙則和南榮敏一起跑去漫展玩,下午約了當家教回來的林文盈和打完羽毛球出來的蘇晚去看電影,晚上還能在外面吃一頓火鍋再回來。

周日俞妙則和陳錦如去看展,吃完晚飯後就在上都大學的天文愛好者群聊里約小夥伴出來看星星。

這樣充實的生活讓她很滿足,更有一種活在當下的感覺。

和她約出來看星星的其中一個姑娘是天文系的,說起她最近在搞科研選題,但是到現在都還在糾結選題問題。

「我之前聽說過一個瓜,是不是真的呀?」另一個同學就問起,「前幾年是不是有個學長的研究對象爆炸了?」

那位學姐只是擺擺手說道:「那都是老黃曆了。幾百年前就爆炸了,才看到。不過也不影響研究,就算有影響也就是改個方向的事。」

聽見他們在談論科研的話題,俞妙則這個非天文系學生也在認真思考著她的選擇題。

天文學科研的方向不算多,總共也就是天文學史、天體射線、天體科學、天體物理、星系演變這幾個大方向。

但航院的科研方向就是真的又多又複雜。

在預科班的時候,俞妙則將學校論文庫里的論文都下載下來,上學期和暑假就在家裡選著不同類型的論文看著;儘管近兩年的論文還沒有更新展示,現在就已經是各有各的不同了。

不過聽學長學姐們討論著這些話題,也讓俞妙則了解到不少科研申報的流程。

又聽他們在聊起保研的事,學姐就向俞妙則問起:「妙則,我記得你是八年制直博對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