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學習系統來自2030[零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並且蔡晴的這個項目,從她大四組局組到現在研二,看起來不像有什麼發展前途。

有點像是驢人的。

抬頭看見今晚的星星依然很明亮,俞妙則就決定暫時不再去想這件事情了。

戴上泳鏡後,俞妙則就一頭扎進水中。

南榮敏也才將掛到腦門上的泳鏡戴好,然後追著游上來。

到暑假時,俞妙則依然是到吳教授的課題組暑假實習。

這一年的時間,課題組裡有師兄師姐畢業離開了,也來了新的師兄師姐。

一直對俞妙則很關照的申師姐也走了,在畢業後去了海市。

現在課題組就變成依然整體嬉皮笑臉的關師兄帶著一群師弟師妹幹活,每天像是雞飛狗跳一樣。

等到明年春學期開學後,俞妙則就要以准新生的身份過來了。

相比於其他同學到大四就開始安心搞論文時,俞妙則的大三階段還有很多排課。

只不過從論文選題開始,校園牆裡每天都有人在哀嚎。

以前她們是旁觀者,而現在她們也變成挺有感觸的其中一員。

前期論文導師基本不怎麼管這群學生,大家報上去的論文選題,只要不是一眼看著太離譜的,都會給了通過。

但是學院群里每天都會有新笑話。

比如隔壁學院的某某學生的選題竟然是製造永動機,據說把他可憐的導師氣得差點進了醫院;還有某某學生的論題是證明地幔鐵路計劃的合理性,因為太過離譜而讓人覺得不太像是真的。

俞妙則就在安安分分地磨著開題報告。

查資料和撰寫論文對她來說都並不難,只是有時候忙著忙著就忘了時間,一瞥發現已經凌晨兩點半了。

這樣就導致第二天起來特別痛苦,上課的時候都沒有什麼精神,只能猛猛喝著咖啡提神。

到周末沒有課的時候,一覺醒來就是中午十二點了。

漸入寒冬,下午還沒有下課,天就已經灰濛濛的黑了。

冬季的學校里只能看見一大片白茫茫的雪景,還有站在大雪中光禿禿的樹枝。

每年這個時候,她們就會特別期待春天。

只不過等到春天到來,南榮敏卻延遲了半個月才回來。

再見面時,南榮敏就滿面春風得意地跟俞妙則說,她已經確定好在海市雲科院那邊的導師了。

俞妙則也很開心地恭賀了她。

將畢業論文和升學這兩件大事落實下來,大家都能徹底鬆一口氣。

因為大三第二學期的課程已經很少了,南榮敏就幾乎每個星期都往返著海市和上都,都快要變成空中飛人了。

俞妙則也開始正式到實驗室里幹活。

到她修完本科學分提前了一年畢業時,班上不少同學都特意來祝賀她。

心直口快的同學笑著說,現在俞妙則要提前升學了,總算他們可以來競爭一下下學期的專業第一了。

大概從初中到大學,她都是永遠矗立在山峰最高處的豐碑,別人遙遙望著,卻永遠也沒有機會越過去。

研究生開學後,俞妙則就要搬到新宿舍,和兩個同樣是研一開學的姑娘同住。

不過按照學校的課程安排,基本在研一的第一學期就能夠處理好學校內的所有課程,後面的時間就是安心地待在實驗室。

為了方便平時過去實驗室幹活,俞妙則就直接搬到學校外面住。

春去秋又來,這一整年她完成了發論文,以及跟已經讀到博一的蔡學姐完成了數位化天體模型系統,只不過她還將原來的天體模型演示添加上一個行星臨界區域。

國外正在構建地球哨兵衛星系列,但是據說這個系列衛星主要是對地球的地面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觀測。

而行星臨界,更類似於近洛希極限的一個計算和監測點。

「太空警衛隊嗎?」蔡晴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天上,才猶豫地說道,「可如果真到了能派上用場的那一天,再讓太空警衛來執行任務,好像也來不及吧?」

看見天空上忽閃忽閃的星星,每一顆星星從宇宙中走過都能留下星軌的痕跡。

俞妙則就走到望遠鏡後,只是看著更為遙遠的宇宙。

會有那一天嗎?這是所有人都不會希望的結果。

好像進入千禧年後,每一年都會有新的關於世界末日的傳聞涌動著,但最後都被證實不過是訛傳。

回到實驗室,正好和關師兄在門口碰了面,然後一起被吳教授喊過去了。

關師兄是在明年博士畢業,俞妙則也即將結束五年的學業。

其實上都大學航院的學生當中,如果是要繼續走科研路線的,每年畢業後選擇去海市那邊的學生都占到1/4。

吳教授找俞妙則來談話,主要是想要勸她留在上都讀博。

不過讀博這件事從始至終都不在俞妙則的規劃之中。

見她心意已決,吳教授只是說覺得可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