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學習系統來自2030[零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是現在外星人的信息點都還太少,系統又消失了,她確實沒有辦法找到這個答案。

這幾天俞妙則的壓力也很大,擔心稍有遺漏就可能任務失敗了。

不過隨著一天天的星跡運行,也能在宇宙中拉出一條運行軌道。

直到9月24日,終於等到吳教授過來。

吳教授是她的導師,也是航天院的工程師;她從大一就開始進吳教授的實驗室,和吳教授也比較熟悉,吳教授也知道她絕對不是那種沒有事實依據就亂猜測的學生。

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她是天然就沒有辦法受到信賴的存在。

而唯一有可能作為突破口的,也只有吳教授。

簡單來說,也就是她需要一個信任她,並且有能力替她擔保的擔保人。

但即使她去找吳教授,吳教授也是很震驚,並且懷疑她現在的精神狀態到底正不正常。

這也在俞妙則的預料之中。

「老師,您先看完。」俞妙則就說道。

「這實在是太……」吳教授拿著她的數據報告,停頓了許久,都終於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

這到底是該說荒謬,還是離譜。

最後吳教授便只是語重心長地說:「妙則,你是我最看重的學生。」

「所以我才來找您了。」俞妙則便道。

看見她是一副認真的樣子,吳教授也才戴上老花眼鏡,繼續往下一條條看下去,然後逐漸皺起眉:「你的這些數據……」

俞妙則解釋說是她這幾天連續觀測得出的,對比數據是從過往對其他類似小行星做的觀測數據,最下面那一組標紅的數據是她分別問蔡晴和關靜從兩個地方的天文台拿到的最新觀測結果。

這個她必須要向老師坦白的。

這裡面可能有些不合規的地方,但有熟人在天文台裡面肯定是好辦事的,更何況平時這些天體觀測資料也不是密檔,過一段時間總能Excel表格滿天飛。

吳教授倒不在意底下學生在私底下做的這些,但是俞妙則寫的這份報告卻很讓人覺得驚悚。

她並沒有直接在裡面點出外星人這個東西,而是把這顆小行星在宇宙運行時的幾個重要異常點列舉出來,表明這顆小行星並不像是宇宙自然形成的天體。

地球上可沒有哪個國家在歷史上曾經發射過這種太空探測器,更沒有可能還操控著這個探測器再向地球的方向回歸。

只論運行周期,這個小行星的運行周期和非周期彗星的雙曲線軌道很相似。

儘管這些都還不夠,但也可以將這顆小行星當成一顆有概率撞擊地球的天體來研究。

這樣的說法至少不至於過分悚動,也能讓人在第一印象上能夠接受。

「我會把這份報告遞上去的。」吳教授就說道。

然後問她,現在能確定小行星的近地時間嗎?

俞妙則說,今晚或明天,有十成把握。

其實他們平時都不說百分之百,無限近似也就是99.99%的概率。

但吳教授也只是有些擔憂地皺起眉,然後叮囑她不要再將這件事告訴任何人,一切等測算後再做下一步安排。

俞妙則點點頭,表示明白這個流程。

只不過她也在忐忑地擔憂著,不知道等材料交上去後能有怎麼樣的結果。

現在老師雖然對她的觀點半信半疑,但至少暫時都還算是進展順利的。

等到下午,吳教授就神色匆匆地回來了,喊了俞妙則出去,半路上又將申讕也叫出去了。

然後告訴她們,讓她們準備準備,今晚跟吳教授到外面觀星。

俞妙則連忙答應下來。

申師姐倒是有點摸不著頭腦,但也只能是點點頭答應。

等回去的路上,申師姐就詫異地跟俞妙則低聲說道:「老師這是怎麼了?」

「今晚有流星雨。」俞妙則只是有些沉默寡言地說。

「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老師也喜歡看流星雨。」申師姐便更不解了。

不過既然吳教授叮囑了,晚上她們就都背著天文望遠鏡出來,到平時觀星時位置最好的,和研究所隔河相望的山頂平台。

基本在晴朗的晚上,這邊都有不少人在這裡散步活動,以及天文愛好者也會成群結隊地選擇來這裡觀星。

來到山頂平台後,她們就選擇一個比較開闊安全的位置,將天文望遠鏡安裝好。

然後開始對著天幕的位置調節起來。

俞妙則也將她之前記錄這個飛行器的數據的手抄本帶過來,在觀測的同時也還在通過拍攝下來的照片分析起現在運行位置的數據。

吳教授也正在觀測著天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