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銀子沒了還可以再賺,人要活著!」

林老婆子贊同,將家中的碎銀全部拿了出來,除去這些天給宋大郎買藥換藥的錢,還剩下十九兩。

宋大郎從醫館回來後,臥床修養了大半月,如今也已經能夠下地走路,只不過行動有些不便,但至少能不藉助外力自由行動了。

宋大郎很樂觀,還時常安慰妻子,說自己一個大男人,有手有腳的,就算是腿坡了點又怎麼樣,活照樣能幹。

朱秀兒這才啼笑。

最後一家人商量著,由宋老漢帶著林老婆子還有宋二郎去鎮上買糧食和日用品,朱秀兒和柳雪梅帶著家中孩子去山上繼續采山貨。

宋三郎想了想,正色開口:「爹,娘,大哥二哥,如今秋收已過,還有一個月霜災就要來了,書院中還有很多苦讀的同窗和一些課業,我得回去一趟,過些時日我就請夫子准許,回家讀書備考。」

「糧價長得快,這些天我也多接幾本抄書的活,多賺些銀子。」

宋老漢聽了,心裡欣慰無比,他堅持送孩子們去上學,就是為了讓孩子們知曉為人之禮,這樣無論走到哪,都不會虧了心。

林老婆子更是點頭贊同,「是了是了,那便一同去鎮上。」

第17章 出動買糧。

一家人齊齊出動,分工明確。

就連腿腳不便的宋大郎都堅持說要在家看山貨。

如山楂之類新鮮的果子能保存的時間不長,便商量著留下一半給小孩們當零嘴,另一半曬乾了,存的時間久,到時候還能泡水喝。

朱秀兒與柳雪梅帶著孩子們去采山貨,宋老漢也很快駕著牛車來到鎮子上。

和宋二郎兩人五大三粗的,來到米糧店就買了200斗糧食,一斗是12斤,200斗就是2400斤。

如今的粗米價格是60文一斗,200斗就是12兩銀子。又買了一些米麵,林老婆子將嘴皮子磨破了,掌柜的才將米麵的零頭給抹了,只要了12兩,還送了兩斤沒脫殼的穀子,一人行這才離去。

一下子買得多的,米店會配有專門的送米車幫忙送到家門,但一般也只有鎮子上的富戶會一下子買這麼多糧食,沒見過泥腿子也一下子來買這麼多的。

掌柜的有點猶豫,也不知道這幾個農戶是從哪個山旮旯出來的,要是叫米店夥計去送糧,也不知道得送到什麼時候。

宋老漢沒管這麼多,和宋二郎兩人背起米袋子就走。為了以防萬一,牛車停在離米店不遠的柳樹樁旁。

北方這麼久的霜災,從一個月前到現在一直沒結束,若霜災真的南下來到徽州府,也不知道這場災難什麼時候過去,還是多囤些糧食安心。

宋老漢沒有救世濟人這麼大的志向,只想一家人能夠平平安安,整整齊齊地活著。

一下子買了這麼多斤粗米,一個大麻袋子裡頭裝著100斤,一共分了二十多個袋子裝著。

這種時候,更不應該引人注目。要是拉著牛車大搖大擺去米店門口搬糧,還一下買這麼多,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自家糧食多得很。

再加上現在秋稅還沒有完全結束,聽說興寧縣下很多村子今年都交不齊稅,這個節骨眼還是小心為好。

宋老漢和宋二郎負責將糧食搬過來,反正兩個泥腿子,走在路上也沒人注意到他們,他們用的還是家裡自帶的大麻袋子,灰撲撲的,看著也不像是什麼值錢的玩意,最多以為是鄉下的泥腿子來鎮子上拿山貨換些錢。

就這樣一連搬了十多趟,終於將糧食全都搬到的板車上。林老婆子心疼爺倆,特別是宋老漢,養了一個多月,這身子骨才剛好,就來搬這麼重的糧食。

當下便讓兩人守在這牛車旁,將糧食看好了,自己進鎮子買些日用品。

油是必須要買的,想到家中還有七斤的臘肉,林老婆子去到肉鋪,看到豬肉榮還在賣肉,便問道:「這豬肉多少錢一斤?」

豬肉榮看了她一眼,「52文。」

臨林老婆子皺眉,「老天爺喲,如今已經漲到52文了?一個月前不還是33文嗎,怎麼漲得這樣快?一個月漲價19文錢,這誰吃得起啊…」

豬肉榮將鋥亮的大刀拍在案板上,「你也知道那是一個月前了,眼看著秋收就要過去了,冬天緊跟著就來,北邊的霜災最近鬧的沸沸揚揚,豬肉的價格漲得還算好的。」

豬肉榮見林老婆子皺著眉頭猶豫,繼續道:「不信的話就去打聽一下牛羊肉的價,那才是真正的天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