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看到宋老漢幾人回來,連忙上前幫忙將沉重的背筐卸下來,高興道:

「爹,娘,咱們今日已經將家中田地里的芸苔杆全都收回來了,還去收了些荒地裡頭的,芸苔籽也都整理出來,正在後院晾曬呢,明日就可以翻炒榨油了。」

徽州府種芸苔的人家多,風一吹便種滿了漫山遍野,山上或者一些荒地裡頭也有許多無人問津的芸苔。

宋大郎便帶著幾個娃子將芸苔籽都收了回來。

一家人都滿載而歸。小院中,每個人臉上都蕩漾著開心的笑。

今日宋明玉已經和他仔仔細細說了榨油的過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捶打,油脂就是捶打擠壓而出的。

想到宋二郎昨日恨不得使盡渾身力氣的樣子,宋大郎便和孩子們一同探討這個簡易裝置如何改進,才能又方便又省力。

畢竟一直這麼使勁,人也吃不消。

討論之下,便將最底下的石板刻出幾道淺淺的溝壑出來,這樣芸苔油就不會四處散流,也不方便接。

刻出溝壑之後,油就能順著小溝流出來,再將盆子放在地面上接就成,省下不少力氣。

宋知江與宋知雲年歲小,秋收休沐的假期也長,如今還沒到要回學堂的日子,宋明玉便提議說:

「大哥,等回學堂了,我就再將那本書找出來,將榨油的裝置畫出來,咱們去找石匠和木匠做榨油裝置,這樣就不用捶打啦。」

「而且用榨油裝置,出油率也會更高,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好多好多芸苔油!」

宋大郎笑著摸宋明玉的小腦袋,隨即又疑惑,「這個榨油方子既然是在孫夫子的藏書里發現的,為何孫夫子不自己試著榨油?」

宋明玉早就想好了理由,乖巧回答:「孫夫子在課後常多教我大字,我在孫夫子的書房裡看到的,那一箱書上還寫著,什麼捐贈…」

宋大郎明了,「原來是捐贈的書。」

大順朝重文,讀書行業也隨之發達,筆墨紙硯這些都是卷得不能再卷的行業,書籍業更是萬分紅火,常有貴族子弟或功勳世家往偏遠山村裡的社學捐贈書籍,這也不足為奇。

特別是一些行善積德的人家,如謝家,常年捐贈一些書籍筆墨,是有名的大善人。

宋大郎心中最後的一絲疑慮消了,這書不知道是從哪裡過來的,福滿鎮這個小地方,沒人注意一本書也是正常。

宋大郎越想越覺得天助我也,高興站起來:「爹,村裡頭還有好些人家種著大片的芸苔,不如咱們去收了回來,一塊榨油用。」

宋老漢沉思,搖頭道:「眼下咱們還不知這芸苔油是個什麼行情,先去試試水,探探情況再下定論。」

沒有去過集市上賣的東西,萬一接受度不高,貿然收購這麼多芸苔籽回來,到時候虧的也是自家。

再說了,現在家裡也沒有銀錢去收購芸苔籽。

宋大郎想來也是,憨笑摸著腦袋,「是我魯莽了。」

隨後指著後院正在晾曬的芸苔籽說:「那些芸苔籽莫約能榨出四十多斤的芸苔油,等明日榨完油了,我就去縣城裡頭賣一賣,探探行情。」

宋老漢欣慰地拍拍宋大郎的肩膀,「成,順帶將山藥拿去酒樓裡頭賣了,也有些本錢。」

宋大郎朗聲應下。

星回百轉,又是新的一天。

宋大郎在家看山貨,其餘人齊齊出動,山上挖山藥。

林老婆子越挖越開心,「以前怎麼沒發現這一片有這麼多野生的大山藥,長了這麼多年,這底下怕是還有不少喲。」

宋老漢抬起頭,憨厚的臉上全是笑意:「這一片地方,再往裡一些都快要到深山裡頭了,之前誰敢來?」

林老婆子想想也是,先前幾個年頭都是豐年,家有餘糧,除了獵戶,沒人會來大山這麼內里的地方來找山貨,且獵戶大多也都打獵,也不會注意到地上長著什麼。

這相當於是便宜了自家!

家中銀錢剛無,山藥價正高的時候,就唯獨他們家發現了這一處金銀寶地。

一家人鬥志滿滿,挖得開心,又是歡聲笑語踩著夕陽回家的一天。

宋大郎看芸苔籽被曬乾之後,就將曬好的十斤芸苔籽分批放到大鍋裡頭翻炒,孩子們興致勃勃圍著看。

林老婆子瞧著他們那上心的樣子,笑著接過勺柄繼續翻炒,讓幾人準備將「榨油裝置」搬出來。

宋二郎逃不過去當捶打主力的活,不過這次他非常樂意,奮力揮著手中的石錘,看著黃燦燦的芸苔油涓涓流出,芳香四溢,身上的疲憊都緩解了不少。

這一次足有兩百多斤的芸苔籽,得分好幾次捶打,宋老漢和宋二郎便接替上陣。

宋大郎叫著自己也行,被林老婆子拉住了,「林大夫說你這腿要靜養,這些天跑來跑去的也就罷了,這些苦力活可不能再幹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