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漢眯著眼睛看天,烏雲滾滾,像是一大團化不開的墨,黑得連昏暗的天都淪為陪襯。
心中總有種不好的預感,他扭頭對著屋內的人說道:「今年的冬天不好過,這幾天沒事不要出門了,我明天就叫幾家漢子過來幫忙修屋子。」
林老婆子點頭,滿臉愁雲看向屋外。她和宋老漢活了這麼多年歲數,對這樣反常的天氣更為敏感,她看著宋大郎道:
「榨油的營生做到這也已經可以了,如今物價這樣高,老百姓也就吃得起芸苔油,咱們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今日後,大郎就在家休息吧,這麼多天奔波折騰得也累。」
物價瘋漲,油則成了無人問津的東西。
徽州府適合種芸苔,到處都是大片的芸苔籽,隨便去地裡頭收回來就能有油吃。
林老婆子感慨著,「想不到這種災荒年頭,唯一能吃的竟然是油…」
大人們沉默。幾個小娃子則是興奮地拿著宋大郎新買回來的小玩意兒湊在一起玩,嘻嘻哈哈笑聲散去了些屋子裡的陰霾。
飯後,大人們坐在一起商量屋子修繕的事宜,說到取暖問題,宋老漢表示:
「不如就將西屋和東屋給打通了,留一扇小門隔開,這樣來到堂屋就不用經過院子,也方便些。」
宋大郎思慮開口:「爹,這霜災在北方肆虐良久,凍死了好幾個城池的人,咱家這麼多人,這一個火爐子怕是不夠用。」
「將幾間屋子打通之後,可在堂屋裡修一個大火灶,咱們木柴炭火也充足,撐一個多月的供暖也不成問題。」
「東西兩個屋都將各自的床鋪移到靠近堂屋的這面牆,夜裡睡覺也能暖和些。」
宋明玉翻著宋三郎給她帶回來的啟蒙書,聽見宋大郎說的話。
她想了想,跑過去抱住林老婆子的大腿,軟軟道:「娘親,囡囡也有想法!」
林老婆子心裡軟成一片,將宋明玉抱起來,笑道:「囡囡也有想法啦,那小福星快說說。」
宋明玉掰著手指頭道:「囡囡也是在孫夫子的書上看見噠,北邊的人們都在床底下燒火呢,這樣不就會一直暖暖的了嘛。」
「在床底燒火?」一家人詫異。
宋三郎作思考狀,片刻之後道:「確實如此,這布置叫火炕。」
「書院有個從北邊來到咱們徽州府投奔親戚的同窗,旁人常會問他一些關於北方的新鮮事,這火炕也是從那位學子那聽來的。」
宋老漢好奇:「這在床底下燒火,那床鋪豈不是要燒穿了,這如何取暖?」
宋三郎道:「稍等。」
接著從屋內取來筆墨紙硯,按照記憶和那位同窗的說法,將圖畫了出來。
宋明玉眨著眼看宋三郎慢慢畫著。不得不佩服她三哥這魔鬼般的記憶,人家只是隨口提一嘴,他就能夠記得這樣清楚,並將結構圖也完整復原出來。
她在心裡默默給三哥豎了個大拇指,不愧是個考霸。
不一會,宋三郎停筆,指著圖道:「他們的床不像咱們是木頭架子,他們是實打實的土砌,澆築特定的粘土封閉好,保證煙不會散出來。再在上面鋪滿床褥子,燒火就能暖和起來。」
宋老漢和宋大郎將三郎畫的圖拿起來看了好一會,想明白其中的關竅,才讚嘆點著頭道:「這取暖的主意好!」
「在上頭鋪滿幾層厚厚的褥子,只需要燒火,床鋪就相當於一個爐子,屋裡就會暖和起來。」
柳雪梅還不太明白,便杵了宋二郎道:「你聽明白這炕是怎麼回事了嗎?」
宋二郎道:「我哪知道,要是腦子好使我當年就不會被夫子喊這麼多次家裡人了。」
*
第二天,宋老漢出門與幾家人商量了修屋子的事,漢子們都連聲答應下來。
這些天他們也靠著芸苔籽攢下不少錢,王春花喜得每日睡覺前都要數一遍銅板,孫老頭也總是調侃她財迷。
幾家人更加堅定了一定要跟緊了宋家的步伐,早早就去鎮子上買了不少糧食回來囤著。
盧巧娘看著自家越來越滿的糧倉,和外頭那些給一碗飽飯就能任人使
喚的男男女女做對比,盧巧娘每日夜裡都心悸得睡不著,拍著李三叔道:
「你個大嘴巴,出門給我使勁裝窮,有多慘說多慘,萬不能將這些糧食給說漏嘴了!」
李三叔無奈道:「巧娘,我心裡頭有成算。」
他轉身抱住她,「再說了,我什麼時候讓巧娘受過委屈?」
盧巧娘紅了臉,「你有成算便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